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美國升息台灣跟進?高物價侵蝕實質所得 背債族雙重壓力

記者 戴元利 / 攝影 蕭應強 報導
發佈時間:2021/11/11 23:01
最後更新時間:2021/11/11 23:13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原物料和運費大漲,廠商將進貨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物價全面喊漲,通膨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市場預期,為了不讓物價失控、重傷經濟,美國聯準會可能明年就會提前升息。至於台灣央行,必須防止美元走強所帶動的資金出走潮,勢必也要跟進調整長年不動的基準利率。不過專家擔心,國內經濟呈現不平衡復甦,一旦利率走升、借貸成本變高,對於弱勢產業和背負房貸的民眾來說,將形成不小壓力。

圖/TVBS

 
國內四大財經首長備詢台前排排站,近期由於物價高漲、民怨四起,立委要他們說清楚講明白。

央行總裁楊金龍vs.立委曾銘宗(2021.11.9):「沒有(通膨)是短期短期現象絕對不會持續,(今年核心物價會不會超過2%),不會絕對不會核心物價大概是1.5%以下。」

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2021.11.9):「通膨是要指全面持續顯著的上漲,目前還沒有這種現象,CPI(全年)要超過2%的話,11月12月它的漲幅要超過2.92%。」

 
圖/TVBS

國際油價強彈,加上塞港效應,原物料和晶片全面漲價,這波輸入性通膨台灣民眾很有感。不過央行預期,一旦供應鏈恢復常態,物價漲勢可望趨緩,另外全球貨幣政策將走向緊縮,對通膨也有抑制效果。

央行總裁楊金龍(2021.11.9):「明年各個整個全球的一個,貨幣政策的一個緊縮的情況,到目前為止呢還不是非常明朗,也許明年就開始都是在緊縮,包括台灣也是可能。」

為了救經濟,全球央行狂印鈔,結果資金炒作原物料和房市,讓通膨瀕臨失控邊緣。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到6.2%、續創30年新高,歐元區10月CPI4.1%,南韓3.2%、都改寫10幾年來新紀錄,就怕通膨失控,聯準會升息勢在必行,至於牽動資金流出台股的程度,前外資分析師陳慧明認為,影響應該有限。

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升息帶動)美元會走強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外資在投資台股,跟他的資金怎麼樣去重新布局,那這時候會不會美股相對會站在一個,比較好的利基點這需要注意觀察。」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升息來的時候你擁有現金的,擁有流動性充裕的,然後他生產力競爭力比較高的,他的活存更具優勢,但是相對弱者來講他本來就在邊緣喘息的,這個時候他就禁不起這樣的一個打擊,本來是還可以拖下去,結果變成這個應聲倒地。」

圖/TVBS

商發院董事長許添財分析,美國升息前,台灣央行不會先出手,因為疫情過後,國內產業呈現不均衡復甦,貿然升息、墊高利率,將抑制企業借貸投資,另外弱勢產業跟扛房貸的老百姓也受害,反而不利經濟發展。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美國)他的量化寬鬆還是持續啊,所以市場上這個游資熱錢還是相當的充沛,那如果說我們在這個時間點貿然地升息,等於說是向這些熱錢發出邀請函,會讓台幣進一步走升,會衝擊我們的出口動能。」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央行為什麼要跟大家講說我們沒有通膨,因為通膨是有一個預期心理,每個人說通膨大家去搶物資大家去搶房子,結果通膨就會自然實現就自我實現,台灣基本上就是說,在目前的通膨率下是比較不會升息的,但是如果美國一旦升息,在國際資本考量下台灣呢或者馬上跟進,或者落後一兩個季度就會跟著升息。」

專家從數字觀察,國內通膨還不至於失控,然而民眾家庭支出增加,實質所得下降是不爭的事實,政府仍須拿出對策。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國際上的這個原物料啊,大宗物資的價格上揚,所以我們台灣進口這些產品,等於說是輸入型的通膨,那我們如果說以國內的這種,貨幣緊縮升息政策,來因應這種國際的現象的話,那個效果會有限的。」

聯準會今年上半年誤判通膨威脅,原本預計2023年才升息,現在腳步可能加快,台灣央行亦步亦趨,決策將牽一髮動全身。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0,000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獨家名人娛樂◢

👉藍心湄:單身是選擇 學會4件事活出精采

👉蔡依林、孔劉等男神、女神單身霸氣金句

👉少女心噴發!此生必看「甜寵劇」片單


#疫情#原物料#暴漲#通膨#美國#聯準會#升息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10

0.1183

0.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