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奧運賽事桌球項目,中國大陸依然展現宰制實力,但已不是遙不可及,日本混雙搶下一面金牌,台灣桌球好手也能分庭抗禮不落下風,其實都與這幾年來科學化的情蒐分析與訓練方式有關。我們實際探訪熟稔運動科學的體壇專家,帶您了解科技對於選手發揮的幫助。
台師大體育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這個對手他最習慣發出來的球,就是正手短球。」
發球球路,七成都走中路,至於第三板的攻擊模式,搶位居多再來才是擺短,甚至能進一步分析搶位落點,這一張張分析圖,對手特性展露無遺。
前桌球國手,現任台師大教授洪聰敏表示,早在賽前數個月,就已經分析潛在對手的資料來備戰;東奧期間,同時蒐集賽事實戰,讓選手教練擬定策略。
記者李頂立:「當我們分析了對手的相關數據,可以讓選手以及教練做後續的沙盤推演,但接下來要考驗到的還有選手的臨場表現,但這個就關乎到心理層面,不過在心裡這個部分同樣也可以用科學的方式來做幫忙,像我們現在看到高球選手霆安身上已經穿戴好了神經回饋儀,我們實際來看一下他擊球的狀況。」
調整呼吸,小白球穩穩進洞,儀器會紀錄運動表現最佳時,大腦的活動狀態,每當達標或超標,分別以不同響鈴提醒。
高爾夫球選手霆安:「在練習的時候就會揣摩比賽的壓力情境,這樣讓自己比起來的時候,會更習慣那個感覺。」
不管是高爾夫、桌球發球、籃球罰球或棒球投球,短短幾秒鐘的心態變化,往往牽動關鍵時刻表現,另外的眼動儀則是鎖定目光,將注意力數據化。
台師大體育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來找出這個選手他非常果斷、非常相信自己、非常專注、非常冷靜的這個狀態,我們透過神經回饋儀的訓練,幫助他在每次在表現之前,都進到那個狀態。」
相對於中國大陸,動輒有200萬人以上的桌球競技人口,台灣僅有約5000人的規模,競爭環境有落差,更需要靠運動科學補足資源差距。
台灣體大教授吳昇光:「做一個簡單示範,選手打到綠色的這個,我們屬於所謂的球拍甜蜜點,如果又能夠扣殺,就很容易產生很好的速度,而且控球也會穩定,那其中日本的這名女選手伊藤,這次她的扣殺在準決賽在決賽表現的非常優秀,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善用這樣的科技,我們選手明明知道對手有很好的扣殺,我們依然怎麼樣能把球打好。」
台灣體大競技運動學院前院長吳昇光是國內鑽研運動科學領域的佼佼者,尤其在桌球項目開發一系列科技整合系統,從智能球拍與穿戴裝置導入感測元件,蒐集擊球力道、穩定度、加速度等數據,而對打當下,有影像蒐集分析,賽後再搭配AI進一步統整歸納球的落點、旋轉、速度等資料,就能描繪出選手擊球與銜接的套路。
台灣體大教授吳昇光:「我們相對人口少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出有天份的選手,像林昀儒、鄭怡靜這一類選手,再加以長期的培養,然後再加上運動科學運動科技的長期協助,我相信我們在2024或2028年,是有機會像日本,用了二三十年的功夫,搶下一面奧運金牌。」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