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消費習慣,「上網買菜」成為許多家庭的新常態,各大電商平台的生鮮銷量從三級警戒以來幾乎都倍增,連帶衝刺單月份的營收表現。我們也直擊國內首家營收破10億元的生鮮電商業者,看看他們如何在零下20度的酷寒環境,保持高效率,消化爆量訂單。
生鮮電商執行長張佑承:「因為我們訂單爆量三到四倍,但我們人手可能短時間沒辦法增加三倍、四倍,所以我們那時候有又額外成立了一班部隊,然後去快速增加一倍的產能,所以我們在一個禮拜內,請了四五十個人來支援。」
以前沒想過,短短幾個月,線上購買生鮮竟變成家庭常態,每天3000單是基本,最誇張甚至曾經單日破萬單,這麼大的單量,消化也成了難題。
生鮮電商執行長張佑承:「這邊有兩百多坪,(兩百多坪都是零下20度?)對就是這個區域。」
一步步從冷藏區,走進冷凍倉儲,零下20度,我們包著大衣還是發抖,實在難以想像,工作人員要頂著酷寒,在裡頭一一對單揀貨。
記者李頂立:「其實這些年累積下來的經驗,也讓生鮮電商找到了最有效率的揀貨方法,像如果是比較小單,就是每個訂單小於四樣以下的話,直接用人工的部分來做揀貨,但如果是比較大單,也就是數量多、種類多、樣態也比較多元的話,乾脆統一交由電腦來幫你分門別類。」
生鮮電商執行長張佑承:「它可能一箱裡面有30個東西,那這樣的時候,很適合用總量(揀貨系統),因為人在凍庫裡面揀這個東西要花很多的時間,那我們可以透過一次把這些東西電腦運算完以後,整批運出來,然後在這邊用掃描的方式去把它做分類。」
比傳統揀貨減少六成人力,提高五成出貨速度,另外主打自有品牌,直接向產地採買,再回頭找廠商加工,拉高毛利率,做出差異化,是台灣首家營收突破10億的生鮮電商。
生鮮電商執行長張佑承:「其實不管是生鮮電商還是一般電商,它在整體零售市場的比例只會越來越高,因為人們習慣這樣的模式,然後疫情只是把這個需求爆發出來。(生鮮電商)在目前整體的市場只有8%的比例,如果跟實體(生鮮零售)的比起來只有8%。」
電商平台公關經理王安岑:「在疫情爆發後,生鮮產品類大幅訂單成長,實際數據像是在三級警戒發布的那一天,生鮮類交易增幅就來到150%,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大概都有二到三倍的增加。」
當季葉菜、根莖蔬果和辛香料,通通裝進一箱,不管是近期最夯的蔬果箱或肉品海鮮,電商購物頁面,生鮮類佔了不少版面,平台業者坦言,目前線上除了大組數販售的折扣戰,強化商品差異性,更是重要一環。
電商平台公關經理王安岑:「比較大的新目標是朝著大品牌、餐廳或是飯店這一類的合作廠商進行開發宅配的合作,原因是因為疫情雖然穩定降溫,餐廳的內用也會開放,但是疫情後消費者整體的生活形態,我認為還是會有許多的調整跟轉變。」
疫後新常態,上網買菜已經見怪不怪。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