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康復後,這波疫情有不少確診者慢慢康復,但到底感染過新冠肺炎以後會不會有後遺症?醫界指出其實也會引起神經系統損傷,如果直接侵害到腦部實體,可能引發抽搐、喪失意識,癒後不佳,但其實就算沒有直接侵犯腦部,也可能有其他神經後遺症,如疲倦、頭痛等等,有些後遺症其實需要時間恢復,適當復健跟運動也可提高恢復的速度。
前臺大醫院副院長/教授江伯倫:「多少還是會有壓力症候群產生,我想這個是新冠肺炎,大家對它不確定感,造成一個很重要的後面一些危機,我想這是主要的問題。」
新冠肺炎輕症後遺症問題不得不重視,別以為後遺症可能只會出現在重症病友身上,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指出,沒有住院只有輕微症狀病友進行分析,發現神經和精神症狀。
臺大心臟血管外科副教授吳毅暉:「新冠病毒,它常常會感染在我們腦部一些深層的組織,而造成了這個臨床的症狀。」
高醫精神醫學部主任柯志鴻:「大部分染疫者的情緒困擾,其實來自於染疫過程中,所需要面對的社會心理壓力問題,他們擔心的問題,包括擔心傳給家人、擔心隔離過程會影響自己的工作,也擔心返回社區之後,鄰里的眼光。」
國外研究顯示,一半左右的輕症患者會有疲勞及肌肉疼痛的後遺症。中、重度病友則容易有神經系統或心肺功能障礙。
臺大癌醫分院復健中心主任徐紹剛:「讓復健科醫師及復健醫療團隊,能幫助這些受困擾的患者,而不是就單方面的接受它,我們可以量入為出,進行省能的生活改造,或是進行積極的心肺復健的訓練。」
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因為COVID-19有很高的機會,會創傷一個人腦心智功能,這時候醫院裡面的臨床心理師,能夠用嚴謹的神經心理衡鑑方法。」
醫藥記者蔣志偉:「新冠肺炎與其它疾病最大不同點,就在於在治療期間,他是完全看不到任何家人和朋友,甚至會感到孤立的感覺,事實上,再加上內心也會出現自責,讓家人被隔離,而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康復者,在出院之後留下這麼多心理陰影。」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柏成:「主要是因為這些患者,他可能在染疫的過程當中,產生一個比較嚴重的併發症,那他可能面臨到需要插管,一些比較侵入性的一些治療,導致他在這個過程當中,極度的恐懼、害怕,尤其是害怕死亡這件事情。」
前臺大醫院副院長/教授江伯倫:「你會發現,現在得到(新冠肺炎)的人,慢慢越多以後,他可能心理壓力會比較大,所以他恢復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因為他常常還是會想到,有這樣事情發生。」
醫師指出防疫的唯一敵人是新冠肺炎,多一分理性,多一分同理心,注意衛生,落實防疫,降低感染風險。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