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台灣至今已累積78例死亡,新北市一名36歲男子於26日被通知確診,原本27日要送往檢疫所隔離,沒想到凌晨卻被家人發現四肢癱軟倒臥床上,已無呼吸,送醫後宣告不治,成為台灣最年輕的確診死亡個案。對此,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分析,透露「為何年輕的COVID-19患者也易猝死」的原因。
黃軒表示,為何年輕的確診者易猝死?越來越多專家開始想知道,為何這些沒有慢性疾病的年輕人(小於50歲)會變成主要病重住院或病逝的對象?目前有以下4項原因:
一、不管是美國或其他國家,大家都認為英國變種病毒增加了40至70%傳播率,變種病毒不會有年齡差異的,年老者或年輕者容易在身體內帶著很高病毒量,在小於50歲的一些人,如果感染這種變異病毒,也容易成為重病。
美國西雅圖研究發現,COVID-19重症病患除了會出現大家早知道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還有33%會發生心肌病變。肺部感染所產生的感染源、内生毒素(endotoxin)也有可能通過肺靜脈到達心臟,造成心臟的工作能力下降。
確診重症患者的敗血症,會刺激人體免疫系統釋放大量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 α),為一種促炎症細胞因子,通常由全身各組織中的巨噬細胞產生。具有細胞毒性(cytokines storm)風暴以及散佈性的休克現象,會使心血管系統功能產生障礙。此外,顯著的心肌功能障礙(myocardial depression)也是在敗血症中常被發現的心臟猝死。
三、快樂缺氧的猝死
黃軒表示,「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依舊是會死人的,別再說無症狀或輕微感染者的肺部都是健康的,人也不會死,其實是有的,只是有些人正在「快樂缺氧」,而這一切是死神的慣用的手法,連病人本身也不會知道就快死亡了,更何況沒有受訓重症醫療訓練過的家人,「猝死在家,也就常常引起很多遺憾在家中了」。
四、基因缺損易猝死
黃軒指出,科學家愈來愈清楚,有些COVID-19患者容易猝死,也許會和體內的基因有關,「一個跨28個國家的COVID-19患者死亡的基因分析,那些有ORF1ab 4715L and S 蛋白614G變異基因,是和COVID-19患者高死亡感染是非常有關係」。
另一荷蘭研究也發現,那些完全健康、沒有任何肥胖或任何慢性疾病的患者,他們的身體內、母親體內都有X染色體TLR7的異常現象。少見的X染色體TLR7的異常,導致這些年輕人容易猝死,因為他們遇到COVID-19冠狀病毒重症引發的敗血症時,無法刺激人體免疫系統釋放大量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 α)參與這場的戰爭,自然很快就敗下陣來而忽然往生。
文末,黃軒表示,年輕、無任何病史是非常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族群,但英國變種病毒不會放過他們,尤其如果本身病毒超戴、基因缺陷、細胞風暴又阻止不了,再加入隱形的缺氧,這些都是年輕確診患者易猝死的原因,提醒大家應注意自己身體症狀、血氧濃度狀態快速的變化,才是正確的做法。
原文請見:為何年輕COVID-19患者也易猝死?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