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去年疫情穩定,卻似乎沒有真正做到超前部署,今年疫情爆發後,醫療量能嚴重不足,多家外國媒體都點名,台灣對於過去防疫成果太過自滿,現在想要控制疫情,只能從疫苗與篩檢著手。
鏡頭來到車站內,只見三五好友團團圍坐,拉下口罩開心聊天,疫情日益嚴峻,但防疫的漏洞仍然防不勝防。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我覺得有些人心態是說,再忍一週就好了,大概到28日之後慢慢會趨緩,可是問題是,我覺得有些跡象是不太樂觀的,萬華的快篩站一度下來,可是昨天又回升到8%,全國的陽性率大家也可以看到,後面幾天也是翹起來了,所以我覺得這意味著,萬華的第一波,也許有一定程度把它阻止住,可是問題是它散出去,它繼續散出去的第二波甚至第三波,我覺得它還在進行。」
專家坦言,病毒經歷兩週的潛伏期,疫情的拋物線還沒來到最高峰,想在5/28解除三級警戒,恐怕不樂觀,持續維持有限度封鎖,將是未來的常態。
記者顧上鈞:「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不少公園設施都拉起了封條,藉以減少群聚,而大部分的民眾也都非常配合,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但要圍堵疫情的關鍵,終究得從擴大篩檢,以及疫苗普及兩方面來著手,如果這兩點做不到,光靠民眾自律終究無法戰勝病毒。」
偏偏台灣在疫情相對穩定的前一年,疫苗採購卻進展牛步,國民接種率不到全體人口的1%,而喊了一年的超前部署,在這波疫情爆發之後,醫療量能卻嚴重不足,篩檢流程大塞車,還得靠校正回歸,重新分配確診個案。
前和平醫院急診室主任張裕泰:「在最好的時機點去年8月我就建議說,我們要快篩,但是那時候變成被罵逆時中,那也就算了但是這個時候其實,我們陳建仁前副總統他也出來說話了,他是站在公共衛生的角色去談這個,有學過公共衛生的人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你明明知道那一塊,可能就要去注意的時候你沒去注意,那當然就出現這種目前的狀況,我個人的淺見就是一定要快篩。」
彭博社指出,台灣政府與社會大眾,對於過去防疫成果高度自滿,造成篩檢量與疫苗接種過低,衛報與德國之聲則表示,台灣是自己成功經驗的受害者,沒有跟上全球防疫腳步的變化,在疫情穩定時積極取得疫苗,而金門縣政府宣布,5/24開始抵達金門的旅客,必須出示3天內的新冠檢驗陰性報告,不然就得強制快篩,但卻被指揮中心以逾越中央權限為由,強力阻止。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每一次給他建議他們都也不找大家討論,我覺得這應該找學者專家,大家一起來討論利弊得失,不是疫情指揮中心,我已經講過好多次了,你獨裁絕對辦不好防疫。」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