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華高中時只要打開書本看字,就會視線模糊、昏昏欲睡,還因此被同學誤認裝病而遭罷凌;出社會工作後連開會也會睡著,就醫才發現是猝睡症,經治療已恢復正常生活。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監事、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玉書表示,國外研究發現,患有猝睡症的人口比率每10萬人為25至50人;按此比例,台灣可能有6000至1萬1000名猝睡症患者。但從台灣健保就醫資料分析,長期接受診療的猝睡症病患卻少於千人,此結果可能代表高達8成個案並未得到適切的診斷和治療。
黃玉書說,猝睡症發病的高峰是在11至15歲、20至30歲兩個族群,易被診斷為鈣質缺乏、癲癇或精神病。此疾與自體免疫有關,缺乏醫療照護,對病患的身心會造成極大影響。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治醫師李信謙表示,猝睡症患者一般大部分時間都會很想睡覺,且若遇到情緒比較緊張、興奮等高張狀態,可能會突然睡著,很可能因為突然路倒發生意外。
李信謙說,猝睡症可能對生活造成不便,臨床看到很多病人,到了30幾歲才確診,病人過去學業也沒有完成、工作也不穩定,常被譏笑嗜睡等,如果早點治療,生活品質會大幅改善。國外研究也發現,猝睡症患者可能因生活節率失調,身體健康會比一般人來的差。
要診斷猝睡症必須到睡眠中心接受正式睡眠檢查,所有病人必須經過一整晚的睡眠檢查及白天多次入睡睡眠檢查,有時還需要輔以抽血檢測,或腦脊髓液檢驗,才能獲得正確的診斷。但過去健保並未將多次入睡睡眠檢查從睡眠檢查中獨立出來。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台北榮總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昆達說,多次入睡睡眠檢查非常耗費時間與人力設備成本,針對疑似的個案,施行5次,每次間隔2小時的入睡測試。測試過程中,利用精密的睡眠檢查儀器進行監控。如果病患很快就進入睡眠並出現快速動眼期睡眠,就極有可能是猝睡症,需要進一步診治。
周昆達表示,過去因為健保沒有將這個成本高昂的檢測項目從一般睡眠檢查中獨立出來,許多睡眠中心都是基於服務病人的理念賠本在做,執行數量有所限制。經過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多年的努力爭取及其他專科學會的鼎力支持,終於獲得健保署同意,在守護民眾健康以及病人權益的前提下通過健保給付的修正,相信可以讓更多受嗜睡及猝睡症狀所苦的病人,得到適切的診療。
黃玉書表示,目前針對猝睡症,已經有專門的治療藥物,若確診也有健保給付。呼籲猝睡症患者應接受正確檢查與治療,才是解決猝睡問題的關鍵。(中央社)
《TVBS》提醒您:
◎拒絕家暴,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0、113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
◎法律扶助基金會:(02)412-8518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