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振興三倍券助攻下,百貨公司營業額7月起恢復成長動能,經濟部統計處今天指出,7月以來連4紅,並較上年同期成長11.5%;今年前10月年減0.8%,仍優於美國的年減17%、日本年減28.1%與韓國的年減9.7%。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從年初爆發以來,全球恐慌、經濟停擺,台灣百貨業2月至6月的營收也呈現衰退;不過,隨著防疫有成,加上政府7月發放振興三倍券,營業額也止跌回升,7月起、連4個月正成長。
統計處表示,台灣百貨公司營業額在2014年突破新台幣3000億元大關,年增6.1%,表現亮眼,2015年、2016年也年增4%以上,2017年、2018年受電商市場衝擊,成長幅度趨緩,分別年增0.4%與1.6%,仍為正成長。
直到2019年有新開幕百貨加入營運,其他百貨業者調整模式如改裝櫃位引進人氣美食、設立親子樂園搶商機、強化體驗店舖進駐等,進而提升來客數,帶動成長幅度回升至4.4%。
但在疫情衝擊下,百貨業2月至6月營收衰退,直到7月在三倍券助攻下,連續4個月營業額見紅,並較上年同期成長11.5%;今年前10月年減0.8%。
不過,台灣百貨業表現仍優於美國、日本、韓國,統計處表示,在疫情衝擊下,各國百貨公司前10月營收都衰退,美國年減17%、日本年減28.1%,南韓年減9.7%,台灣僅年減0.8%,減幅較低。
統計處指出,百貨公司通常在第4季推出週年慶優惠,加上有耶誕節、跨年等活動,催化買氣,近年百貨公司銷售高峰多落在10月至12月,這三個月的營收占全年營收比重逾3成,其次則是有母親節的第2季。
今年較往年不同的是,在疫情衝擊下,第2季受創最深,營收758億元、年減10.6%,第3季在三倍券加持下,營收回升至858億元,年增9.7%,表現優於第1季與第2季。
統計處分析,就2019年銷售商品結構來看,「衣著及服飾配件」占比最高,占36.2%,其次是「餐飲服務」,占17.6%,「家庭器具」占16.6%,「藥品及化粧清潔用品」則占11.9%。
此外,部分百貨業者積極發展數位服務,如推出線上APP購物、宅配服務、餐飲外送等,淡化疫情衝擊,數據顯示,前3季提供網路銷售管道的百貨公司年減2.7%,但未提供者年減5.8%,顯見數位化在疫情期間成為新常態。(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