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人的表情和肢體動作,我們可以觀察出對方的心情和想法,而現在透過AI(人工智慧)技術,即使沒有面對面見到彼此,透過分析臉書等社群軟體的發文內容,同樣可以窺探一個人的心情,甚至預測未來疾病發作的風險,並提供即時且適當的協助。
推特人際互動少、字數少 都是憂鬱發作因子
桃園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頌威指出,一項由美國哈佛大學進行的研究,調查204名個案在推特(Twitter)的27萬9951篇推文內容,並以機器學習方式形成人工智慧預測模型。研究結果發現,「發文語意分析結果快樂程度較低」、「每次推文字數較少」、「與他人溝通互動較少」是最能預測後來憂鬱症發作的因子。
臉書常用負面字詞 半年內易罹憂鬱症
另一項由美國賓州大學發表的研究指出,人們的臉書(Facebook)發文內容可用來預測之後的憂鬱症發作風險;他們以683名個案臉書發文做為研究素材,將發文字詞與字典資料庫比對解析,發現若個案發文較常提及憂鬱心情、孤獨、敵意、自我關注與反覆負面思考等主題,接下來3到6個月較可能出現憂鬱症發作。
IG常發布人臉近照 未來憂鬱風險較高
研究者也留意到社群媒體照片的憂鬱症預測效果。哈佛大學一項針對Instagram(IG)的研究,調查166位使用者,以色彩分析、臉部偵測、與數據組件等工具從4萬3950張照片中統計萃取特徵,以機器學習方式分析照片特徵以形成人工智慧預測模型。
他們發現,日後診斷憂鬱症者與健康者相比,較傾向發佈藍色、灰色和深色照片、較常使用黑白濾鏡、收到較多評論、較少按讚數、發照頻率較高、更傾向發佈人臉特寫、且每張照片人數較少。
醫師呼籲:觀察自己和親友的社群發文
陳頌威認為,民眾可以運用這些研究得出的結論,留意周遭親友的社群媒體發文內容和照片特徵,如果對方覺得心情低落憂鬱,可適當表達關心與支持;也可透過回顧自己社交媒體貼文,自我覺察情緒狀態或持續時間,及早求助以預防憂鬱症。如症狀嚴重或持續2週以上,務必就醫。
原文請見:臉書窺探你的內心!研究:常用3種顏色照片發文 憂鬱症風險較高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