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B型肝炎,目前在臺灣感染者大約有220萬人,其中未妥善治療慢性B型肝炎患者病友,大約有30至40萬人左右,大多為35歲以上族群,沒有出現病徵的B肝帶原者,肝功能指數正常,並不代表沒有問題,若肝出現纖維化情況,最好盡速就醫治療!
臺大肝膽腸胃科副教授楊宏志vs.病友葉先生:「超音波檢查目前看起來是很漂亮,可是因為對於B肝治療跟追蹤裡面,除了持續規律服藥以外,另外一個很重要就是要定期追蹤檢查,這點就是希望你能夠,配合我們門診持續追蹤。」
就是因為追縱非常重要,今年38歲葉先生,從一出生就因為母體垂直感染B肝,18歲那一年確診時,就開始服B肝抗病毒藥物至今已經20年了,現在一天吃一顆控制病情,每三個月定期抽血檢查。
病友葉先生:「其實我平常每天都會量體重啦,只要體重大概超過65公斤,就會開始要求自己要去運動,對所以我覺得自律,其實對患者來講是滿重要的。」
臺大肝膽腸胃科副教授/醫師楊宏志:「其實肝臟不發炎病毒量可能還是很高,然後事實上有些人甚至已經發生纖維化跟肝硬化,可是他抽血指數都正常,這些病人事實上還是有發生肝臟,我剛剛講肝硬化、肝癌甚至有肝臟衰竭的風險,所以這是我們不能只單靠抽血指數。」
醫藥記者蔣志偉:「目前在臺灣B型肝炎帶原者大概有220萬人,而其中未妥善治療B型肝炎的人數,大約有30至40萬人左右,其中值得注意,大多是35歲以上族群,根據了解事實上帶原者,如果您的肝指數正常、不代表沒有問題,因為未來很有可能會產生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風險。」
目前在健康檢查當中,抽血檢驗會有肝功能指數,醫師可從肝指數來判斷肝臟的情況,台灣從民國75年起實施新生兒,全面施打慢性B型肝炎疫苗,感染率從10%降至近年小於1%。
臺大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蘇東弘:「B型肝炎和跟C型肝炎不一樣就是,B型肝炎它目前不太容易治癒,那原因就是這個B型肝炎病毒,會嵌入到我們肝臟組織裡面,所以我們平常用藥之後,很明顯會讓病毒複製下降。」
臺大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曾岱宗:「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他的肝指數異常,大部分的病患,是不會有明顯的症狀,所以等到病患有症狀的時候,大部分察覺自己非常疲倦,有眼白會發黃或者是有茶色尿等等的情況,這些通常代表病患已經發生了,所謂肝臟衰竭的情形。」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從醫超過30年,目前也是臺灣消化醫學會理事長,專長一般內科學、胃腸學,他不諱言感染性疾病像是B肝與幽門螺旋桿菌,民眾更應該多留意,隨時注意自己檢驗數值,配合醫師診斷治療,盡早發現,避免延誤病情!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