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了抗生素與消炎藥,很多人都聽過,但差別在哪。其實「消炎藥」就是可以抗發炎能「解熱鎮痛」,「抗生素」是用來治療,像是細菌、病毒、寄生蟲,或是黴菌,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因此「抗生素」民眾絕對不可以自行服用,必須經過醫師正確診斷!
身體總算慢慢的恢復了,75歲陳女士,因為子宮長了肌瘤,在醫師建議開刀治療康復。而後發生腸沾黏,產生敗血症,立刻用抗生素治療,情況才有了好轉。
臺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古世基vs.病友陳女士:「抗生素也是啊,有時候大家隨便去藥房買不行,吃了就抗藥性以後住院都很困難,不是自己不能當醫生,對對對你這個觀念很好。」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黃俊達:「大家都以為說感冒要吃消炎藥,感冒以為是感染就要吃抗生素,這是最常見的所以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病毒感染,其實跟抗生素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或者是黴菌的感染。」
醫師不諱言,臨床診斷確實很多人對於抗生素和消炎藥,有錯誤的觀念。
臺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古世基:「大家自己當醫生啦,就說我以前的經驗或者爸爸媽媽,或者什麼這樣子,就覺得說應該怎麼樣就給小孩子吃,我覺得這個都是錯誤觀念,有時候你其實不一定要吃抗生素,有些基層的藥局這些有時候好像也會給病人,他來就問一問就開始給他,我想這個都是做改善的地方。」
若要發揮作用,需要選對抗生素,並有足夠的組織濃度及治療時間,以免未達治療效果,反而在用藥過程中出現抗藥性細菌。
醫藥記者蔣志偉:「消炎藥可用來鎮痛解熱,而抗生素則是可以用來治療病毒,細菌黴菌等各種微生物,所造成的感染,而現在有少部分,民眾不了解消炎藥抗生素的適應症,一旦不小心服錯了藥物,會引起副作用還會有死亡風險。」
臺大副校長,同時也是臺大醫院感染教授張上淳認為,一旦出現細菌性感染仍要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民眾絕對不可以自行服用,必須經過醫師正確診斷,而「未完成療程」或「藥量不足」不當使用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細菌」。
要減少抗生素濫用,不自行購買,不主動要求,不隨便停藥。
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錢穎群:「要養成好的習慣其實很困難,一個教育這樣子,但是說實在你要教育九十歲阿公阿嬤,八十歲阿公阿嬤,其實很困難啦所以我想其實應該是斷絕那個源頭,藥局就直接,就可以買得到抗生素,我想這個應該要去避免這樣子。」
「抗生素」勿濫用醫師提醒按指示服藥!醫師強調,抗生素一定要按醫師指示服藥,同時也要完成整個療程,可千萬不能因為病情有了好轉,就自行停藥,避免造成細菌衍生出「抗藥性」,否則將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