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危機持續延燒,衛生福利部統計發現,新生兒、孕產婦死亡率雙雙創下近5年新高。衛福部今天表示,將建立周產期醫療網,各縣市至少要有一家重點醫院,強化孕產婦照護。
少子化危機延燒全台,但衛福部統計卻發現,全台新生兒、孕產婦死亡率卻出現逐年攀升趨勢,去年新生兒死亡率為每千活產2.6、孕產婦死亡率為每10萬活產12.2,雙雙創下近5年新高。
衛福部近日公布最新「2019生產事故救濟報告」分析死亡原因,報告指出,去年全台共受理290件生產事故救濟申請案,其中86件由民眾提出申請、204件由機構接受委託代為申請。
報告中分析24件孕婦死亡案件,其中1件與生產無因果關係,其餘23件孕婦年齡前3名分別為31至35歲、占43.5%,其次為36到40歲占39.2%、26至30歲占8.7%;死亡主要原因前3名分別為羊水栓塞占26.1%、產前或產後大出血21.7%、肺栓塞21.7%。
新生兒死亡案件共72件,其中11件與生產無因果關係,其餘61件當中,多達42.6%在診所生產,其次是區域醫院26.2%、地區醫院19.7%、醫學中心11.5%;產婦生產年齡以26至30歲、31至35歲居冠,各占36.1%,其次為36至40歲占16.4%;新生兒死亡主要原因多達70.5%是產前胎兒窘迫,29.5%是肺高壓、肺出血、呼吸窘迫,23%是胎盤早期剝離或胎便吸入症候群、羊水胎便染色。
胎兒死亡案件共142件,其中2件不屬救濟範圍,其餘早產、足月生產案件各占50%;孕婦生產年齡以31至35歲居冠、占34.3%,26至30歲居次、占26.4%,36至40歲占25.7%;近一步統計死因前3名,以不明原因死胎占50.7%居冠,臍帶繞頸、臍帶異常或臍帶意外事故21.4%、胎盤早期剝離18.6%。
報告最後也提醒,產婦若曾有產後大出血、易出血病史或先天血液疾病,應先告知醫師,避免延遲性產後大出血,一旦產後出現血塊、分泌物、鮮紅色出血等異常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此外,若產婦有子宮手術病史,都屬於子宮破裂高危險群,須主動告知醫師,前一胎有子宮破裂的產婦建議間隔18個月以上再懷孕,並提前至36、37週安排剖腹產。
醫事司簡任技正劉越萍今天上午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為了提升產婦照護,將和婦產科醫學會合作建構周產期醫療網,提早讓高危險妊娠的產婦能儘早到大醫院生產,減少死亡風險,未來也計劃從醫療不足的地區優先做起,每縣市至少會有一家周產期重點醫院,避免產婦為生產舟車勞頓。(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