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被外界分析是亞斯伯格症患者,有人覺得他講話很直率,有人則是覺得白目,其實亞斯伯格症這個病名已經被美國醫學會取消,歸入到自閉症類群障礙,而有亞斯伯格特質的人,又跟高功能自閉症很像,怎麼分別呢,來看以下這則報導。
老師帶著小朋友唸「成功步驟」口訣,要玩遊戲前,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複習。
自閉症基金會教學老師劉航睿vs.學生:「還有什麼,音調,很好,對,上個禮拜我們不是有上鼓勵別人,對呀,他是不是記住,對,所以可以跟他說什麼?你好棒。」
家長:「他在學校他有交到要好的朋友,所以我覺得,相對這也會幫助他穩定,因為一個人形單影隻的話,其實他的心理壓力會很大,他有困難也沒辦法求助,那你說這是不是基金會的功勞,其實我很難講,但是我(帶小孩)來這邊上課之後,我發現說,其實孩子相對就是很穩定。」
行為訓練不是特效藥,要拉長期看,也是他們一輩子的學習和課題,根據統計,輕度自閉症者佔70%,透過早療,更能幫助他們社會化。
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執行長劉增榮:「周圍接納包容的環境建立起來,對這些孩子的生活發展來講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老師在班級經營裡面來支持這類的孩子,絕對有他關鍵性重要的角色。」
台北市長柯文哲vs.議員王欣儀(2017.4.13):「您到底是不是亞斯伯格症的患者?我也不曉得,沒有正式診斷。」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說過,有醫生覺得他是亞斯伯格症患者,講話直率是他的風格,但也常被認為很白目,其實在2012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取消了亞斯伯格症這個病名,直接歸入自閉症類群障礙,其實亞斯伯格跟高功能自閉症很像,智力沒問題,兩者差別在於,高功能自閉症在早期比較有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
台大醫院精神部教授高淑芬:「(臨床上)像我們從小看到非常典型的,自閉症的小孩子的那些行為,不理人、不看人,然後可能就是仿說、自言自語啊,那有很特別的、固定的,一些奇怪的一些興趣,有非常侷限的行為,可是這些小孩子假設你給他很好的訓練,那確實他有時候到國小國中,甚至整個能力的一個提升。」
醫生認為的確臨床上很難區分亞斯伯格和高功能自閉症,但在人際互動上,可能比較難理解對方意思,像是別人講的言外之意、抽象概念、雙關語等等,會對數字、細節、某些特定領域特別專注,醫生建議家長,小孩一歲半,甚至更早就能發現,像是明顯症狀是不理人。
台北市政府顧問蔡壁如:「(在台大)有時候我們掃地的阿姨,就會問他說,柯醫師,我最近腳骨,老人家就是膝蓋不好,她就說我腳骨就是很痠痛,他說痠痛,妳就減肥就好,妳就太胖了,話一出,就會把人家那個自尊會去抹煞掉,但是他講完這句話之後,他會跟她講說,妳呢,就是要,年紀大了,新陳(代謝),他還是會衛教她。」
柯文哲不小心就傷到人的直白講話,被視為很亞斯伯格的特質,但也因為不假裝的個性,成為進入政壇後,不少人喜歡他的原因之一,而不管是亞斯伯格還是自閉症,都需要社會多點理解和支持,別用汙名化去看待。
TVBS新聞YouTube頻道改版囉! 快點我按讚訂閱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