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平均每年會吃掉77億顆蛋,但這些產蛋的蛋雞,有9成一生當中都被關在A4大小的格子籠,無法展翅、連啄身上跳蚤都沒有辦法,這些經濟動物的處境在近幾年逐漸受到重視,部分農民轉而投入非籠飼的友善飼養,從空間、空調甚至連產房都講究,目前動物福利蛋在台灣的市佔已達到1成。
1300多平方公尺的室內空間裡,八千多隻的雞隻自在活動著。精神好的,扭扭身軀拍拍翅膀,想休息的,就舒服的在棲架上打個盹,這個環境和傳統養雞場很不一樣,講究的是人道!
記者李頂立:「我們現在全身消完毒穿著防護衣進來這個養雞場,和傳統不一樣的是這邊沒有柵欄、沒有籠子,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非常開闊的空間,而且我們現在站在這邊溫度是相當的舒服,因為溫濕度都有所控制,並不是一味吹冷氣,這樣子也可以讓雞隻抵抗力更好,而且環境的舒適以及乾淨與否其實我們從排泄物就看得出來,在地上的這些都是雞大便,不過它不是濕濕的,而是乾乾的而且聞起來不會有太多的味道。」
非籠飼蛋畜牧場負責人林智傑:「(觀察)四肢的反應有沒有,還有眼睛、鼻子你通通可以看得到。」
畜牧場老闆林智傑,每天巡場,從眼神、叫聲就能判斷雞健不健康,這是台灣少見的大型全室內平飼場,燈光、衛生都被精準控制,還有專屬的產房。
非籠飼蛋畜牧場負責人林智傑:「溫暖安全隱密的地方,這三個要點,所以我們利用這三點做這個產房,然後讓會自動找這個地方去生蛋。」
讓雞隻保有自然行為,免於飢渴、病痛、恐懼等,產下來的蛋,蛋殼硬且飽滿、色澤濃郁,台灣部分養雞業者,從2012年開始推動,這類型的動物福利雞蛋,七年過去,目前已達到約1成市佔。
非籠飼蛋畜牧場負責人林智傑:「對消費者而言,他獲得的價值是遠高於它的價格,因為他知道他吃到的是一隻很快樂的雞生的蛋,然後他知道這個農場是個很乾淨很漂亮的農場,不會對周遭環境有所汙染的農場。」
近幾年來,重視經濟動物的處境已成趨勢,因為傳統格子籠剝奪雞隻展翅、理毛的天性,影響生理表現和產蛋品質,更可能因為環境不堪,造成疾病和用藥殘留。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我們剝奪牠們一切自然的天性,所以導致於牠們連身上有羽蝨,牠們要張開翅膀來自己啄一啄牠的羽毛、處理一下自己的類似跳蚤這樣的東西,牠們都沒有自由沒有辦法,所以最後我們只好用農藥灑在雞舍的四周。」
而且台灣消費市場追求便宜,為了壓低成本,部分農民只好壓榨動物,但現行難題是友善飼養成本高,傳統蛋農要投入轉型,也要考慮消費者接受度。
非籠飼蛋品牌總監林宜靜:「(剛開始)的確是有被蛋商去收,收的也是滿心痛的,因為他們的價格不會因為我有這麼好的飼養方式去備受感激,他們只是用市面上的價格去做收購。」
市面上常見籠飼蛋的價格,從一顆3元到7元不等,好一點的等級可能上看10元,而非籠飼蛋的價格,則是從一顆8元到15元左右,要提高消費者接受度,建立相關標章和標示生產履歷,也許是一種方式。
非籠飼蛋品牌總監林宜靜:「產銷履歷的系統從它的生產過程會有個系統化的生產紀錄,除了生產之外還有銷售,那這樣子的話會對我們的雞蛋有一個很確切的身分證明。」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消費意識能夠去認知到說我這個東西不只是動物保護道德的問題,它真的涉及到我們自己的食品安全以及我們未來子子孫孫的環境永續。」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