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能源轉型議題,台灣有創新也有挑戰,現在除了風力、水力、太陽能的運用外,怎麼克服氣候變因,穩定產電,再有效儲存電能,分配運用,工研院研究團隊,透過微電網、鋁電池等新科技,逐步推動轉型,創新綠能,在台灣掀起的能源革命,帶您一塊來瞧瞧。
記者黃琲茹:「我現在騎乘的電動自行車,也是減少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之一,不過一般電動自行車裝載的是鋰電池,這台車裝載的是,全球第一顆高速充放電的『鋁電池』,鋁電池的製成原料是石墨跟鋁箔,不但在製作的過程中,相對比較環保,而且只要充電12分鐘,就可以行駛15到20公里。」
不只讓儲能系統,更環保,有效提升綠能運用,台灣也有新變革。
「微電網技術」屬於智慧電網的一環,簡單來說,它可以整合分散的再生能源,讓區域性的電力調度更有效率。
工研院綠能所研究員謝廷彥:「我們的微電網技術裡面,我們利用了AI的人工智慧技術,利用在這裡面,去做負載預測跟再生能源預測,極端氣候發生的機會小,但是當它一發生的時候,它的影響程度,層面是相當的大的,假設你今天發生了地震,水災或是風災,造成你的線倒了或是鐵塔倒了,這樣子影響應該考慮的層面應該是更廣的。」
電能的儲存跟管控,透過AI,模組化後更穩定,讓再生能源的供電,不再受限「看天吃飯」,就連加油站,也吹起綠能風,太陽日照,轉化成電力,轉型成「會發電的加油站」。
中油綠能所組長林亞玄:「我們現在綠電大概,每天是可以供應大概25%左右,大概是四分之一,所以在這個綠能中有包括這個產能,儲能跟所謂的用能,整個加油站有做了這個,太陽能的這個屋頂,那還有就是我們引進了,這個日本的燃料電池系統,來自主發電。」
台灣能源近98%依靠進口,發展再生能源,有助提升能源自主性,能源局分析,台灣發電結構,2017年燃煤占46.8%、燃氣占34.7%、核能8.3%、再生能源跟燃油占4.5%,核能發電占比,已經達到35年來最低,但要讓綠能更普及,在土地使用跟法規上,都需要更彈性。
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王人謙:「未來其實還會再釋放出來,所以台灣的天然資源來講,這個上帝給我們這個資源,最好的其實就是太陽光電跟風,像太陽光電大部分,現在都建在陸地上面,我們開始也找這個埤塘農業共生,所以私有土地所有權,徵收的問題,還有大家同意的問題是有,比較複雜會比較慢,那有效的發電時數(風力),一年其實在海峽上面,可以達到四千個小時以上,也就是一年幾乎有一半時間它都在發電,而且是全力的發電,那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希望。」
發展綠能、提升再生能源占比是國際趨勢,要將綠能「產業化」,能源轉型的過渡期,台灣仍有不少挑戰,必須克服。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