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讓一般受薪階級難以高攀,光是從2002到2017年來看,15年間所得成長不到兩成,但住宅總價卻漲了2.5倍,其實早在30年前,房價就開始連年飆漲,當時在一群小學老師發傳單、辦活動下,號召近五萬人夜宿當時房價最高的忠孝東路,拉起台灣史上第一次抗議高房價的「無殼蝸牛運動」。
每逢下班時刻,排隊人潮幾乎擠滿,十幾坪的院子。
崔媽媽基金會工作人員,像這屋齡10年、這15年,這樓層整層四層樓。
無殼蝸牛運動:「請大家找一個地方坐下,無殼蝸牛已經夠辛苦了。」
1989年8月,由小學老師李幸長為首,上萬人走上街頭,在忠孝東路上遊行、高歌,甚至在中正紀念堂舉行「百對無屋佳偶」結婚典禮,他們都是買不起房的無殼蝸牛。
當時,台灣預售屋及新成屋的每坪單價,從1987年平均約6萬元漲到19萬元,2年內漲了3倍,而台北市住宅價格,更由1986年每坪6.72萬元,漲到1990年的36.87萬元,漲幅近4.5倍。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房價快速的漲了3倍,這對當時很多,以薪水為主的中產階級或年輕人來講,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小市民的怒吼,催生台灣史上第一次抗議高房價的「無殼蝸牛運動」,現任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的呂秉怡,也是其中一員,當時他還就讀台大建築城鄉研究所,在師長同學的鼓吹下,擔任活動智囊以及推動者。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這邊是1989年,整個台灣房價地價最貴的地方,無殼蝸牛買不起房子,好吧在這邊躺下睡一個晚上,至少租金也賺了不少錢回來。」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雖然當初解嚴了,但是它的政治解嚴之後,其實整個政府的一個狀態,以及對民間社會的一個,民意的反應的話,其實還不夠成熟。」
記者李頂立:「在當時政治氛圍之下,無殼蝸牛運動,雖然沒有獲得顯著成效,不過也因此有一對孿生組織是因運而生,一個是崔媽媽服務中心,負責租屋住宅服務以及社區動員,一個是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負責推動都市相關政策等,十幾二十年過去,隨著民眾居住意識不斷提升,在2014年的時候,以這兩個組織為骨幹的,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就在台北市仁愛路帝寶旁,發起震驚一時的社會運動「巢運」。」
巢運:「怒躺仁愛路。」
人龍如骨牌接續躺下,向後綿延三四百公尺,民眾打開手機,在帝寶旁亮起一片燈海。
巢運:「在一個一坪600萬地方躺下,這可能是一輩子僅有一次的機會。」
相隔25年後,無殼蝸牛捲土重來,依舊是要抗爭居住不公。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1970年代80年代,那個年代的經驗是說,你只要認真工作,願意儲蓄,你可能努力三年五年,存一筆頭期款,你就可以來買一個房子,接下來就可以開始付房貸,可是這個經驗到現在這個階段,對很多年輕人是完全不可複製。」
因為光一個大安區,房價從2005年的每坪35.4萬,2014上半年已經突破91萬,10年大漲2.5倍,別說買房,想要有個棲身之所,都不容易。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特別是年輕世代,他們的憤怒感,被剝奪感是相對更嚴重的,因為他們相較父母那一輩,他們已經完全沒有那個機會了。」
從無殼蝸牛運動到巢運,如今已經30年過去,但市井小民的怒吼,卻喚不回節節攀升的房價,依照內政部揭露的資訊,2002年台灣家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大約74萬元,住宅總價中位數約325萬元,房價所得比約4.38倍,但到了2017年,可支配所得僅來到八十八萬,但住宅總價卻提高到815萬,房價所得比已經飆升到9.27倍,15年來,所得成長不到兩成,但住宅總價卻漲了2.5倍。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背後也隱含著,我們的持有成本是非常非常低的,我們現在的金融市場也是很大的問題,因為利率非常非常低,那市場為什麼失靈,因為政府不建立市場的機制,讓實價2.0那個資訊是模糊的。」
像是39歲的搬家師傅蔡博安,將沙發用膠膜仔細包覆後,毫不費力的扛起沙發,但他卻扛不起沉重的房價。
搬家師傅蔡博安:「我想要看的房子,大概都是近千萬的話,都要準備兩三百萬頭期款,雖然自己一個月薪水,大概至少都有五萬,每個月的房貸雖然付的出來,但是頭期款就沒辦法。」
隻身上台北打拚,但上有年邁父母需要照顧,短期連結婚都不敢想,遑論買房更是奢望。
搬家師傅蔡博安:「每趟(搬家)都在觀望,這個不錯那個不錯,但只能在想的階段而已。」
這些在仍職場打拚的無殼蝸牛,要的就是居住正義,就算無法擁有房子,起碼也要租的起,但從消費者物價的租金指數來看,一路從1989年的68%,漲到現在的102%,要減輕青年負擔,社會住宅推動勢在必行。
手機一鍵按下,能自動控制燈光,16坪的智慧房型,租金一萬有找,加上補貼更只要4800元,從2015年來,只租不售並保留三成比例,給弱勢的社會住宅,成為六都的主流政策。
台北市都發局科長吳名秋:「公共住宅興建的第一個關鍵,就是要有用地,那剛有提到說台北市,它是一個建成區域滿成熟的都市,所以在用地取得,我們持續不斷跟中央跟市政府的各相關單位,我們在協調這個用地。」
社會住宅百花齊放,未來4年預計完工近1.4萬戶,全台累積近2.78萬戶,占住宅比率可望由0.08%提高至0.32%,不過專家認為,中籤率低照顧對象有限,且距離占比5%的低標,仍有一段差距。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可是量太少了,根本完全影響不了市場,所以在這個情況下,怎麼樣讓租屋市場先健全起來,避免租屋黑市。」
過去無殼蝸牛運動,喊著「住者有其屋」,要求每個人都「買得起房」,但如今房價高不可攀,只好轉向「居住人權」,依靠多元的居住管道,萬物齊漲薪資停滯,無殼蝸牛恐怕成為世襲,買房儼然是這一代人不可承受之重。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