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消耗超過80億個紙容器,平均每人每月用掉28個,但根據環團推估,這其中只有三成確實回收,剩下七成都和一般垃圾一起進了焚化爐。不僅民眾回收習慣未落實,回收商嫌清運處理麻煩、成本高,另外全台紙容器專業處理廠過少都是目前面臨的瓶頸。
資源回收車開進回收場,慈濟志工們把一袋袋來自各個社區的回收物拆開,要從各式各樣瓶瓶罐罐中挑出紙容器。紙餐盤、紙碗、紙杯整齊疊好,放進回收袋。
慈濟內湖回收站志工陳師兄:「紙容器它有大約有一些幾成的膠膜,紙容器和紙板一定要分開。」
記者李頂立:「這些紙容器在經過細部的分類後,接著就會上到手推車上面來到專屬的回收區塊,像在我旁邊的這個就是紙容器的回收專區,您可以看到它目前累積的高度已經比我的人還要高了,因為像在內湖的慈濟回收站這邊,每個月能夠處理大概1200公斤的紙容器。」
外食經常使用紙盒、紙碗盛裝飯菜,經濟部統計台灣紙容器內銷量近66億個,加計2成地下工廠產量,一年約用掉80億個,不過環團推估,這裡頭僅有三成確實回收,七成以上都進到焚化爐,被當成一般垃圾燒掉。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副執秘邱濟民:「目前為止一年大概有7萬多噸的紙容器產生,那目前回收率已有60%的狀況之下,已經有5萬多噸回收,所以事實上成果已經非常好。」
環保署提出官方數據反駁,但實際從來到回收現場,部分紙容器裡面仍有食物殘渣,如果不清理就無法回收,而對於回收廠商來說,處理不好放久會腐壞發臭,清理還需要額外人力成本,乾脆通通送進焚化爐省麻煩。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有很多回收商它因為運具的考量,它要送到專業的紙容器處理廠,可能運具很遠它成本划不來它也不願意送。」
而清運、回收業者不想收,一大原因就是紙容器專業處理廠過少,目前全台僅有連泰、正隆兩家,分別位於苗栗和新竹縣,對距離較遠的城市而言,運送、囤積都是問題。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副執秘邱濟民:「現在既有的紙容器回收部分有兩家,未來在台東部分還會有一家,所以在未來我們估計在兩年之內慢慢陸續量能上來以後,民眾所回收的紙容器應該足以負荷回收。」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在短期內就是說專業的紙容器處理廠還沒有很快的增加之前,它至少要讓比較遠的地方的這些回收商他願意把紙容器收起來送到專業的紙容器處理廠,所以它可能對於他們的運費要有所補貼。」
環保容器租賃創辦人林志龍:「我們主要推廣到市集、園遊會、音樂節甚至一些路跑賽事,用重覆使用的容器去替代掉一次性的免洗餐具。」
活動主辦方租賃環保杯,現場使用者繳交15到30元左右的押金就可使用,最後統一回收清洗,推行兩年半的時間,已經替代超過25000個免洗杯,相當種下550棵樹的效果。
環保容器租賃創辦人林志龍:「製造每一個免洗容器它也要產生製造的消耗能源,生產的資源、廢棄物也要去做處理,重覆使用容器它不但是減少垃圾的產生,它也可以相對的減少一些能源跟耗能的消耗。」
除了回收管理,從源頭減少紙容器使用,效果更為顯著,推廣這些創新模式搭配減量,也許會是友善環境的解方。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