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建工廠入侵農地的問題由來已久,為了保障台灣產業發展和就業機會,行政院提案修法的《工廠管理輔導法》替廣大業者解套、就地合法,不過卻沒有顧及農民權益,讓環保團體非常不滿。多次參與偵辦黑心電鍍廠案件的彰化地檢署檢察官表示,合法輔導是以人性本善的角度出發,不過從實務經驗來看,工廠為了賺錢連合法的業者都會偷排廢水,如果不強制遷廠,難保過去農地汙染導致的鎘米事件,不會再度重演。
TVBS記者戴元利:「記者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一處因為汙染而被列管的農地,這裡已經不能再種植食用性作物,不過政府並沒有輔導農民,該怎麼轉型種植非食用性作物,因此農民只能任其荒廢自行承受損失。」
被汙染的列管農地,掛牌公告周知、等待整治,復耕之日遙遙無期,近期行政院提案修訂《工廠管理輔導法》初審過關,開放2016年520前,大約3萬多家的違建工廠,全面納管、就地輔導、合法經營,讓農地汙染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長期關注農業問題的許文烽,身兼影像工作者也是彰化在地農民,他點出違建工廠的癥結,在於中小型工廠找不到工業用地,只能朝農地蔓延政府默許違法,犧牲的包括弱勢農民還有2300萬消費者。
台灣農村陣線成員許文烽:「這塊地一年(補償)才幾千塊而已,(農民)他怎麼過活好第二點,你沒有去查出它那個汙染源是誰,他沒有辦法向誰求償,即便你要打官司你都要能夠舉證,我真的受到它的影響才能獲得賠償,所以整個最弱勢的其實是農民,這一塊我們從來沒有談,也是這一次的工輔法裡面沒有去碰觸的。」
1988年桃園出現第一起鎘米事件,接著2002年、2013年、2016年,彰化和美、台中大甲、雲林虎尾等地也陸續淪陷,矛頭都指向上游,違規排放廢水的黑心電鍍廠。
彰化地檢署檢察官高如應:「這三年來還是有,很多合法的廠商一樣有偷排,沒有必要用這樣一個合法輔導的這個政策,來考驗廠商的人性,我們是覺得盡量把它遷到專區去,統一管理這樣會比較好。」
曾在2013年參與查緝行動的彰化地檢署檢察官高如應分析,1990年代,政府提出輔導電鍍廠對策,而非強制遷廠,2002年照樣爆發毒米事件,合法輔導形同破功,2013年,彰化改採大力掃蕩,讓不少電鍍業者關廠或遷移,灌溉用水水質才明顯改善。
彰化地檢署檢察官高如應:「讓你自己去做好廢水處理設施,我們認為是不可行的,至少就我的偵辦經驗來講,我認為這個是不可行的,這個俗話講嘛,只有千日做賊沒辦法千日防賊,你每天都去預防他說會不會偷排,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工廠離開農地的前提,是有價格合理、符合產業需求的工業地,農地違建工廠突顯國土規劃議題刻不容緩。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