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斷演化,機器人也逐漸跳脫人類的刻板印象,像日本有幫助肢體障礙者走入社會的機器人,讓他們在家,或在室內,也能透過操控機器人工作或去上學,身體雖然無法外出,但仍能與外界互動。
操作人員:「機器人可以幫我把菜拿到桌上嗎?。」
機器人把菜端到桌上,由客人自行取下桌,新奇體驗讓尼泊爾消費者感到很新鮮,小朋友們食物都不管了,顧著跟機器人玩耍。
餐廳業者暨機器人業者:「我們看到人事成本高的國際市場,服務生機器人有其潛在市場。」
但在日本的這間咖啡廳,業者卻有不同想法,眼前的這幾位機器人服務生,穿梭在咖啡廳內幫忙點餐送餐。
客人vs.操作人員:「我想要一杯柳橙汁,(好的),我來杯咖啡,(一杯柳橙汁跟一杯咖啡對嗎?),沒錯謝謝。」
但其實他們是由身障人士,透過機器人的鏡頭,語音跟網路系統在幕後操控。
分身機器人操控者:「使用分身機器人,能和伙伴們一起工作的咖啡廳,我們在這裡提供服務。」
這間機器人公司,主要的服務者,不是一般民眾,而是要協助漸凍人或是長期臥病在床不方便外出的人,提供就業機會,幫助他們找回溫暖。
機器人:「哈囉全世界,我的名字是Furhat,我是社交機器人。」
機器人越來越貼近人的樣貌,瑞典有發明家,把人類的性格、聲音、表情套在機器人身上。
發明者vs.社交機器人:「Furhat我認為我們可以秀給觀眾看,你可做的一些事情,我們何不從我的臉開始呢,像是我可以有很多表情喔,我眉毛可動我也可以微笑,有時候甚至也可露出生氣的臉。」
機器人型態為因應不同目的變得更為多元,革新過程會讓未來生活有更多選擇。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