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累了嗎?其實在身體勞力的勞動、腦力的勞動之外,國內比較少注意到「情緒勞動」,這是最早在1983由美國社會學家Hochschild(霍克希爾德)提出,指的是必須隱藏或調整個人情緒,以完成工作任務的勞動。也因為在職場上得長時間控制自己的情緒,調適不良的人,可能就會產生疲憊、暴躁等副作用。
公務櫃台接觸民眾第一線,服務態度必須親民,面帶微笑速度還要快。
板橋地政事務所多功能收件櫃台陳小姐:「每一個人都會有情緒,那我們做櫃台都是要求說,就是要把所有的情緒就是不能帶到我們的工作場合上。」
一個人1小時辦4件案子是最基本的數字,再疲憊忙亂,都要把個人情緒擱下,提供給民眾最好的服務。
板橋地政事務所主任莊月桂:「我們每個月各課都會有做禮儀的教育訓練,跨機關的合作有神秘客的機制,他們會來會來打分數。」
為民服務好還要更好,不過像這樣因為工作需求,需要隱藏或轉換個人情緒的都被稱做「情緒勞動」,像是公務員、空服員、服務業甚至幼教老師,都被認為是情緒勞動偏高的族群。
幸福企業快樂人協會秘書長鄒仁淳:「比較不適應的人,其實他可能在他本來的工作上面大家不會感受出來,但是當他下了他的工作崗位之後,不管是回家或者是面對他的朋友的時候,他的情緒通常就會比較容易暴躁或者是負面,或者甚至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到可能哪一天他在工作崗位會突然爆發出來。」
國內不少研究發現,發現面對情緒勞動公務人員的留任度與經驗工作滿足感有正相關。
仔細和同仁討論預算案,新北市地政局科長林妙憶擔任公職將滿25年,最初也是從服務第一線做起。
新北市地政局科長林妙憶:「(當時)平常就是電話也很多,再加上我們要看案件,所以就是會有很多的事情就是你會覺得很不耐煩的時候,可是當你面對民眾的時候,你就要謹記說我們民眾他就是不懂所以他才會來,想要尋求你的幫忙。」
從基層起累積的經驗,讓她更能體驗民眾與第一線人員需求,進入資訊科持續推動地政系統的電子化與整合,得到106年地政貢獻獎,林妙憶認為一路走來感恩心、親朋好友與信仰支持都是關鍵。
新北市地政局科長林妙憶:「做這樣的工作我非常的喜歡,而且有興趣,把工作當成是我們的人生學習的一個歷練。」
專家指出,各行各業對於職場上的情緒管理越來越看重,不過長期控制情緒下來,會因為個人情況產生情緒和諧失調偏離,甚至情緒耗竭的狀況。
精神科醫師指出過度的情緒勞動,累積下來可能會轉換成身心症狀,只是多數民眾的確很難意識到這是心理發出的警訊。
精神科診所院長黃鈞蔚:「任何的身體症狀都有可能最常見的肩頸痠痛,到處關節不舒服這也有可能,那或者是莫名的哭泣,或者是莫名的感到心跳很快、感到焦慮,這些症狀其實都是在提醒我們自己,是不是要檢視一下自己情緒勞動的部分,是不是有點過頭了。」
注意到民眾需求,國內精神科醫師數量從2005年1131人微幅增加到1601人,提供精神科門診的醫療院所數量達493人,其中超過半數是基層診所。
精神科診所院長黃鈞蔚:「超過四分之一的主治醫師其實現在是在基層的診所(大醫院),一個診30個、50個病人,你沒有辦法看得這麼的完整,或者說給病患的時間這麼多,你再仔細還是有些東西,你必須分好幾次去談,那在基層我們可以給病人的時間要來得長一些。」
身心狀況雖然未必會變成疾病,卻的確影響生活與健康,專家建議面對情緒勞動,還是要找方法即時調適。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