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癌症有新療法,那就是免疫療法,目前主要是針對黑色素瘤、肺癌、膀胱癌以及頭頸癌,但是免疫療法的費用相當高,一般來說如果化療20萬費用,免疫療法就要2百到4百萬左右,現在健保署已經編列了12.1億預算投入這種療法的給付,正在等衛福部最後定案。
來到胸腔內科候診區,不少民眾都等著看病。
記者詹舒涵:「根據衛福部統計,近30年來,台灣因為肺癌死亡的人數已經成長了5.7倍,而且10年來死亡率都是冠軍,相當於57分鐘就有一個人死於肺癌,而且存活率不到2成,到底該怎麼辦,其實現在有新型的免疫療法提供選擇,讓肺癌半年的存活率達到8成,但是免疫療法到底是什麼,我們來問問專業醫師。」
一張又一張幻燈片都是相關案例,治療後腫瘤縮小,除了傳統醫療發揮效果,還有利用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檢查點蛋白,它們能減緩身體對抗細菌、病毒,避免過度免疫反應傷及正常細胞,透過服用免疫療法藥物阻斷活動,就能增強破壞腫瘤細胞的能力。
新光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那我們透過單用的藥物,或者是合併的方法讓身體產生對抗癌症的免疫力,整個我們就叫做免疫療法。」
但不是每個病患都能使用免疫療法,必須事前做檢查,病患體內的一種細胞蛋白叫PDL-1,會抑制免疫系統,它的濃度必須達到50%以上才能使用。
新光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PDL-1高的時候,是代表他你用抑制劑會比較有效果,我們使用這種免疫的抗體像PD-1類似的藥物的時候,有效沒有效的預測預測還不錯,但是不是每一個都正確。」
剛起步的免疫療法,針對黑色素瘤、肺癌、膀胱癌以及頭頸癌有不錯成效,但一切還在發展中,醫師強調目前還是偏向搭配其他療法使用。
新光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如果單用免疫治療的針劑的話,它的有效率大概只有百分之20左右,可是透過綜效整個加在一起使用的話,一般講起來應該有到百分之40,甚至在我們科裡可以到百分之60之高。」
除了傳統療法,這台由德國引進的新款熱療機,同樣能增加免疫療法的強度。
記者詹舒涵:「不同於傳統的熱療,我們在這裡加入了電療的概念,我們把手指放上去之後,電流就會引導到正確的腫瘤位置上頭,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加入熱療之後,拿一個燈泡我們看看他到底有沒有通電。」
通過電流提高精準度,激發腫瘤附近的免疫細胞,而體溫升高到39至40度時,也有助於免疫細胞增加。
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這邊看就很清楚的知道,黑色素瘤,微小細胞癌的療法。」
指著數據,本身也是癌友的病友連線理事長,過去罹患乳癌,成功治癒幫助無數病友的她對新的免疫療法也是充滿期待,但她坦言副作用誰也不敢說。
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科學家都在擔心的就是說副作用,就是後面的免疫自己系統的反撲的,那個副作用呢是不是已經有相當的經驗可以控制。」
更令人擔憂的還有龐大醫藥費,如果以化療20萬上下花費,對比免疫療法,200到400萬都有可能,現在傳出健保署明年將編列12.2億元的預算,給付免疫療法的藥物。
健保署醫審藥材組長戴雪詠:「免疫檢查點的一個,抑制性藥品的話呢,這個藥品的話是我們在明年我們有編將近12億的經費,那目前就是健保會已經通過了,那最後的裁奪的話現在會等衛福部做一個最後的決定。」
透露最快年底定案,但保費有限如何運用,掌握著不少生死交關,也考驗著政策能否對症下藥。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