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民眾都喜歡吃仙草凍或喝仙草蜜,但其實國內將近9成以上的仙草都是靠印尼或越南進口,受限於病蟲害嚴重,因此國內自給率相當低。現在桃園農改場研發出健康種苗,育苗的方式不會透過土壤傳染病蟲害,自然不需要使用農藥,而且一年可以收成五到六次,等於是讓成本降低、產量大增,將可望提高農民加入種植的意願。
楊梅區農會總幹事周宗維:「煮100度C沸騰以後呢,就可以把茶包直接投入到我們的容器裡面。」
楊梅區農會總幹事周宗維:「抓1比60的比例,所以我們25公克大概是搭配1.5公升的水量就可以了。」
水滾後,投入茶包再煮3到5分鐘,仙草香氣撲鼻,要濃一點或淡一點全憑個人喜好,時節從夏季進入秋天,仙草清熱降火,一年四季都適合涼補,楊梅區農會把以往必須大把熬煮的仙草乾,變成方便沖泡的茶包,近年來持續推廣。
楊梅區農會總幹事周宗維:「我們的仙草茶它是直接可以拿起來用沖泡的方式,那非常符合現代上班族的一個需求,那傳統的仙草茶是必須要經過比較長時間的熬煮,然後過濾了以後才能夠品用,所以這個是它不一樣的地方。」
仙草富含膠質養顏美容,主要產區為桃園、新屋、楊梅、新竹、關西、苗栗銅鑼、彰化二水和嘉義水上鄉等地,雖然仙草飲品和甜點需求量大,但病蟲害嚴重,國內種植面積僅僅120公頃,九成以上的仙草都仰賴進口,因此提高自給率成了重要課題。
前一天採收下來的仙草先放在室內萎凋,偶爾翻攪、減少葉片水分,與空氣結合發酵後味道更香,跟一般製茶程序一模一樣,育苗專家、農改場和茶改場聯手,花了三年時間研發出仙草新品種,對提升產業規模大有幫助。
前農會指導員范姜峰義:「它長大之後(離地)到30公分左右,我們就開始採收,採收就是採收這個嫩芯,跟茶葉一樣。」
傳統的仙草品種,一年只能在9月前後收成一次,不過現在的健康種苗只要剪下枝葉移植,一年就可收成五到六次,成本減少、產量提升。
蔬菜育苗中心負責人林應樹:「農曆過完年就可以種,種的話到差不多5月份、5月底就可以採收,我們是用機械採收你看,長得密密麻麻的。」
這片仙草田就是林應樹研發新品種的實驗室,他用塑膠布抑制雜草生長,並供應充足水分,與傳統仙草種植方式最大差異,是早期農民用「土拔苗」為種苗,透過土壤傳播,容易被病蟲害「根瘤線蟲」入侵,但改用「扦插」後,隔絕掉病蟲害土壤,也連帶減少農藥使用,另外,早期仙草的收成方式是連根拔起後,日曬風乾,再放入倉庫兩、三年,不過熬煮時容易摻入泥土,食用並不方便。
蔬菜育苗中心負責人林應樹:「對啊這葉片揉一揉膠就來啦,傳統的要洗很久而且又要煮很久,要熬兩三個鐘頭,它的香氣跟那個才會熬出來,而且它的膠質又比較不容易出來。」
過完農曆年就能開始種植,林應樹正加緊育苗因應市場需求,仙草的經濟價值比稻米高出三倍左右,如果成功推廣,對農民的收益也有幫助。
楊梅區農會指導員黃貴春:「(跟)連根拔的仙草最大的區別就是,第一個它不會帶泥土,第二個它乾燥方式是像茶葉這樣乾燥,所以不會有發霉的情形。」
台灣民眾熟悉的仙草,靠著農業研發技術進化改良,背後藏著大學問。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