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心理健康】慢性病族群中 糖尿病友最憂鬱

記者 許碩穎 報導
發佈時間:2016/12/14 11:40
最後更新時間:2016/12/14 11:40
久病厭世在現代,可能是憂鬱的跡象,所有的慢性病當中就以糖尿病友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最高。專家呼籲,生理健康要照顧,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視。
久病厭世在現代,可能是憂鬱的跡象,所有的慢性病當中就以糖尿病友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最高。專家呼籲,生理健康要照顧,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視。

自古以來流傳一句「久病厭世」,而這情況隨著新興疾病越來越多、民眾比例升高而受到重視。以往說的「厭世」,在現代可能是憂鬱症跡象。
 
根據WHO的研究顯示,推估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3%,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10人中就有3人確診有憂鬱症,盛行率約3成,而在所有糖友之中,有9%是重度憂鬱患者。

 
 
專家認為,與其他慢性病相比,糖尿病患的憂鬱強況比其他慢性病嚴重,此外,由於許多糖友並未察覺自己的心理狀態,因此尚未確診的人數無法統計,但專家認為,一定高於5成。
 
糖尿病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併發症,若是血糖長期失控,不少患者因此失明、截肢;對大部分的病友來說,糖尿病不是自己一個人的疾病,而是全家共同的挑戰。
 
不少患者在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親人在家品嘗美食、點心,心情很難不受影響。當罹病已成事實,該怎麼做才能擺脫恐慌、不安的負面情緒,學會與疾病共存、活得自在呢?這是家屬與病人得共同面對的課題。
 
 
難以接受罹病 患者不願治療
台中榮總糖尿病衛教師劉秀珍表示,多數糖友在初期排斥吃藥、驗血糖或打針等治療的原因,是心理上還沒適應這疾病的發生,難以接受,但經過適當衛教,多數人都能慢慢接受。
 
生活習慣大幅度的調整需要心理調適,若壓力過大也會影響內分泌,進而影響血糖;另一方面血糖過高時,人會特別疲倦沒精神,過低時情緒差、性情大變也會反過來造成精神上的不安,形成惡性循環。
 
患者難免有沮喪抱怨等低落感,劉秀珍衛教師建議,親友可做到「傾聽、陪伴」;舉例來說,當患者不願意施打胰島素,這時,劉秀珍就會對病友說,「血糖高,腎臟長期泡在糖漿裡,就像梅子泡在糖漿裡,久了易萎縮。」這種「理性加感性」的對話技巧看似簡單,但長期要保持這樣的態度需要「耐心與專業」,不光是有愛心就能做到,需要長期練習才能嫻熟,因此親友也可以相同的方式來鼓勵病友。
 
家人齊心抗病 病友勇氣來源
鹿港基督教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林冠怡也分享收治案例,有名患者本身是第1型糖尿病,家人為了幫她適應,自她罹病起,全家一起改吃健康飲食,沒有人抱怨,而對這名患者來說,家人的支持就是他對抗病魔的勇氣來源。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葉雅馨提醒,糖友要定期檢視自己的憂鬱情緒,如壓力過大或有負面情緒累積,也要懂得找朋友、家人聊聊,甚至尋求專業協助。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糖尿病#憂鬱症#慢性病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62

0.0633

0.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