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因為3C產品越來越發達,有越來越多人成為「低頭族」,導致頸椎退化、椎間盤突出等病變發生的風險增高。對此,就有醫師直言,頸椎退化除了會有肩頸痠痛、手麻無力等常見症狀,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壓迫脊椎,進一步造成大小便功能受損。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 《112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光是2023年就有超過168萬人因脊背方面的病變就醫,另有76萬人因椎間盤突出就醫,其中又以50歲以上的族群居多。
恩主公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薛千川對此就曾分享,他過去曾收治一名50多歲的男性,對方因從事倉儲管理工作,故引發頸椎間盤突出,怎料接受手術治療數月後,除了復健效果不佳,經常身體無力的情況更嚴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直到採用高強度磁能治療後才有所好轉。
薛千川指出,頸椎退化具有「肩頸僵硬痠痛」、「枕部或後腦勺疼痛」、「手麻無力」、「頸部活動受限」、「頸部轉動刺痛」等常見症狀,若病情持續惡化,除了易出現肩胛骨內側放射性疼痛,嚴重甚至可能壓迫脊髓,連帶造成行走不穩、步態改變、大小便功能受損。
薛千川表示,頸椎退化的治療方式共分成保守、介入性、手術3種,初期患者可透過藥物、物理治療或高強度的磁能治療,藉此再教育肌肉、緩解疼痛;若已發生明顯神經壓迫,則可考慮接受神經阻斷注射法;至於更嚴重者,則只能進行頸椎間盤切除融合術或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