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的王先生,因長期加班後經常吃宵夜,擔心身體出狀況而去做檢查,竟發現腸道內有40顆息肉。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周宜群提醒,增生性息肉雖然和長期飲食不當有關係,但是30多歲就有40多顆息肉,提醒恐怕有息肉家族史,最好密切檢查,否則癌化機率非常高!
大陸媒體報導,35歲的王男是工作狂,幾乎每天都加班,因為晚餐未正常吃,下班後免不了一頓宵夜犒賞自己,常吃燒烤、啤酒。他擔心這樣的作息會讓身體出狀況,因此決定去杭州市臨平區中醫院做腸鏡檢查 。
結果發現40顆息肉。醫生邊處理邊搖頭,「30多歲,怎麼長這麼多?」醫生透露,王男的腸道內壁上附著大大小小40顆息肉,處理了一個多小時才摘除乾淨,所幸經過檢查,都是腸道內壁上的良性生長物。
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危險性大不同
醫生表示,腸息肉可分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兩種,其中,95%以上的大腸癌是由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容易惡性化,它們可具體分為絨毛狀腺瘤、管狀腺瘤、混合性腺瘤,絨毛狀腺瘤的更變程度最高,發展最快,因此,發現腺瘤性息肉都要儘早切除。
雖然增生性息肉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引起明顯症狀,通常也不會「變壞」,但數年後,部分增生性息肉也會有發展成腺瘤的可能,走上癌症的道路,所以長過增生性息肉後,要多多關愛你的腸道,遵照醫囑,定期腸道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年輕就一堆大腸息肉 小心有問題
周宜群說明,這麼多顆息肉又這麼年輕,其實應該是要考慮遺傳的問題,檢查是不是有家族性的遺傳息肉等問題。腺瘤或大腸癌的風險因子,包括肥胖、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不運動、吃太多加工食品或肉類紅肉等。
如果一下子長那麼多顆又這麼年輕,除了風險值外,要先考慮的是遺傳的問題,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P)。FAP是一種顯性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患者之子女約有一半機會有此遺傳。絕大多數帶有此一基因突變的患者在40歲前就會罹患結腸直腸癌。
若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的問題,就要從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做大腸鏡。有時候大腸息肉到很嚴重,大腸鏡大概無法清除乾淨,這種病人甚至如果有家族史大概都會變成大腸癌,這類型的病人,有時候需要做預防性的全大腸切除,就直接把大腸切掉,讓他以後不會產生大腸癌。
直腸增生性息肉數量太多也要小心
周宜群提到,絕大部分增生性息肉都在直腸,在直腸的增生性息肉一般比較不會有什麼問題。臨床醫師看到一顆兩顆等少量息肉大多不會去動他,所以如果是直腸的增生性息肉,危險性比較低。
但如果直腸的增生性有那麼多顆,那就真的不尋常。臨床上通常不常遇到,一般增生性息肉只有幾顆。如果一下子多到三十、四十顆,還是建議要定期追蹤。
而且這類患者要比一般人更密切去檢查。因為一次長那麼多顆息肉,很難說全部都是增生性息肉,可能其中有一些是腺瘤或其他的病變沒辦法一一鑑定,這個時候可能還是要去靠切片才會知道。
太多息肉最好分次進行 追蹤頻率依病理報告而定
周宜群指出,一次處理三十、四十幾顆息肉,可能要看病人有沒有辦法忍受。一來是有時候病人不能忍受,二來是醫生做的時間太久,所以如果病人不能忍受的情況下,或者是執行時間太久,也是會有點風險。
通常醫師處理這麼多的息肉,可能會請患者分多次處理,第一次可能處理幾顆,然後三個月之後來,再幫他處理幾顆,分幾次把息肉處理乾淨。
這樣比較仔細不易出錯,每一顆息肉都要看切片的報告,看是腺瘤還是純粹是增生性。如果是純粹增生性的話,一般採定期追蹤就可以了。如果是腺瘤就要更密切一點,增生性息肉只要都切乾淨,一般兩、三年再檢查都沒有關係;但如果腺瘤這麼多顆,大概通常三個月半年一年都要檢查一次才安全。
◎ 諮詢專家/周宜群醫師
原文請見:35歲男天天吃宵夜 檢查發現腸內40多顆息肉!醫:年輕型多息肉小心恐病變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