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過了「這年紀」一堆疾病冒出來 醫師:務必重視健康老化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何佳陽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4 23:02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4 23:02

您對老年定義是如何解釋呢?研究顯示人口學差異,像是平均上,女性認為老年開始的時間,比男性認為的時間晚兩年半,這性別差異在年輕世代中,甚至更大。除此之外,感覺孤獨、罹患更多慢性病、自我評估健康狀況較差等,也與認為老年較早開始相關,醫師提醒平常就要重視健康飲食,要有充足的睡眠,每天睡足7小時,還要有規律運動。

圖/TVBS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當65歲以上的長者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屬於高齡社會,若達20%就是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及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顯示,預估民國114年可能會達到超高齡社會的定義,關鍵在於人口老化,造成社會勞動力下降,醫療照護需求增加,再加上少子化的趨勢,對於社會經濟的衝擊不容小覷。」

北榮一般神經科主任/副教授王嚴鋒:「在生物學上,隨著年齡增長,基因在複製時自我檢修的能力下滑,造成基因體不穩定,突變或基因異常會逐漸累積,此外氧化壓力的增加、粒腺體功能的衰退、體內儲備幹細胞的數量耗損,也都會造成各種細胞的不穩定及退化,在這種情況下,體內消耗能量最高的器官,尤其容易受到老化的影響,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

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楊登棋:「老化是疾病加失能加正常老化,失能的概念我們都很清楚,但是我們要去區別什麼是疾病、什麼是正常老化,疾病沒有普遍性,而老化則是每個人、每個生物體都會發生,疾病一般只侵犯特定的細胞、組織、器官或個體,而老化則是整個生物體、整個層面都會發生。」

 
高雄市立岡山醫院院長于慶龍:「現在老化的定義在現代來講應該有被重新定義,以往叫做人到七十古來稀,那現在應該是人生七十才開始,但是更重要的一個課題,我們反而要去重視的是怎麼樣去健康老化,也就是說在你的餘命當中,到底在人生的後半段,怎麼樣去經營一個健康的人生。」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大腦的提早老化過去有研究做在這個。全身性的慢性疼痛,也就是纖維肌痛症,這樣的病患族群身上發現他們的腦齡,比同年齡的健康人足足老了10歲。另外我們在臺北榮總的研究也顯示,是因為纖維肌痛症病人的大腦,他們的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表達力記憶力,另外還有專注力都比同年齡的大腦,表現還要差,因此要避免這些多重慢性病,還有慢性疼痛,造成大腦提早老化。」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疾病的進程可能是或快或慢,或終止或改善,然而老化的進程則是持續的進行,導致功能不可逆的衰退,直到生命終止。

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孫文榮:「注重這種高齡者他的一些生活品質,那當然有一些東西可能要事先做規劃,那我們的政府呢?也為了這一種醫療的自主,在108年正式實施的病人自主權利法,那其實大家可以去思考說,未來真的我們碰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

北榮一般神經科主任/副教授王嚴鋒:「老化是各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如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等,隨著世界各國高齡人口比例的增加,這些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盛行率也與時俱增。這些疾病,一旦發生,在醫療方面能做的充其量只能延緩退化的速度,因此預防勝於治療。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在神經內科門診,我們注意到有兩種族群,他們看起來會比同年齡還要衰老,首先就是多重慢性病,不論是高血壓糖尿病或者是慢性腎臟病,這些,慢性病都有可能,影響大腦的血液循環,甚至造成中風後遺症,另外他們也會造成大腦提早萎縮,影響到認知功能。」

醫師提醒平常就要重視健康飲食,要有充足的睡眠,每天睡足7小時,還要有規律運動,這些健康行為就能遠離多重慢性病,還有慢性疼痛,避免大腦提早老化。
 
#老年#超高齡社會#老化#提前老化#慢性病#高齡長者#疾病進程#身體衰退#生命終止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21

0.0861

0.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