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小心提早當爸媽!醫揭「4大避孕迷思」 保鮮膜當工具招反效果

作者 LIFE生活網 責任編輯 蕭沁梅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4 09:28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4 09:28
有些人認為只需在排卵期間避孕。(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有些人認為只需在排卵期間避孕。(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雖然性教育已經非常普遍,但許多民眾對於避孕方法,還是有相當多的誤解和錯誤觀念,導致性行為時使用了錯誤的避孕措施,從而增加了意外懷孕和性疾病的風險。

對此,戴槐青醫師在臉書專頁《幸福神捕 滴水不漏 泌尿科 戴槐青醫師|新北三重永和好幸福體系 總院長》針對一些常見的錯誤觀念進行說明,以提升民眾對避孕知識的認識。

 

1. 隨便使用家庭用品當避孕工具

有些人可能會將保鮮膜或塑膠袋等家庭用品,作為避孕工具,誤以為可以達到避孕效果。
事實:家庭用品並不具避孕功能,使用這些替代品很可能導致避孕失敗,甚至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2. 只在排卵期間避孕

有些人認為只需在排卵期間避孕,其他時候則不進行避孕。
事實:雖然卵子在體內存活的時間較短,但精子可以在體內存活數天,加上女性的排卵週期可能因各種原因而改變,故排卵期並非唯一需要避孕的時期。


3. 在性行為後清洗陰道
有些人認為在性行為後,立即清洗陰道可以防止懷孕。
事實:洗淨陰道無法有效避免懷孕,反而可能會破壞陰道內的自然菌群,增加感染風險。


4. 只依賴體外射精
有些人認為在性行為的最後階段拔出來,即將精子射在外部,可以防止懷孕。
事實:體外射精並不是安全的避孕方法,因為射精前的分泌物中也包含有精子,且有些人沒辦法完全控制射精與否,可能會不小心就射了出來。

正確的避孕方法應該是每次發生性行為時,全程使用保險套或是口服避孕藥。透過適當的避孕方法,可以有效預防意外懷孕和性疾病的傳播,同時維護自己和伴侶的健康。
 

延伸閱讀

手腳又麻又刺? 醫示警:恐是「周邊神經病變」!這族群最危險
成人也會尿床!醫曝5大原因 「深度睡眠階段」最容易失禁


本文由《每日健康》授權提供
 

【永續生活選品】

👉一開賣就完售?民眾超商瘋掃貨!

👉ESG怎麼做? 永續香氛禮贈幫你達成

👉上班族的提神秘訣、助消化小物推薦


LIFE生活網

#避孕#性行為#保鮮膜#排卵期#迷思#戴槐青#射精#保險套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LIFE生活網

LIFE生活網匯集世界各地的時事趣聞,豐富網友枯燥乏味的無趣生活,讀者活躍討論超熱絡,用最切合網路流行的話題滿足你的資訊渴望,是打發時間的最好夥伴。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18

0.0991

0.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