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嗎?腦血管疾病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平均約42分鐘就有1人死亡,腦中風更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關鍵因素。腦中風分為梗塞性(缺血性)及出血性腦中風兩類,其中梗塞性主要是血管堵塞,會出現症狀手腳無力眼歪嘴斜。出血性腦中風是血管破裂,導致血塊殘留於腦中,包括一般血管破裂及動脈瘤破裂,病況嚴重會出現意識不清!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研究醫師廖誼佳:「出血性腦中風,我們可以依據它的成因來進行分類,臨床上最常見的成因就是高血壓,常見的位置在我們的基底核丘腦小腦和橋腦那這些位置,因為有些地方緊鄰著我們運動路徑,所以一旦受傷,就可能會導致病人出現運動功能嚴重的受損。另外一大類的成因是,我們的類澱粉沉積性血管病變,這種類澱粉會沉積在我們腦部表面的血管,讓血管變得更加脆弱,但脆弱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會增加破裂的風險,而導致出血性腦中風。」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詠萱:「這種血管病變造成血管內皮增厚,在血管壁上逐漸形成斑塊,隨著斑塊變大,血管管徑越來越狹窄,血流逐漸無法通過,就會有腦梗塞的危險。腦部小血管病變通常和長期的高血壓,糖尿病有關。醫生常常跟病人說的小中風,就是屬於這一類。」
腦血管疾病又以缺血性腦中風為最大宗,面臨腦中風的時候,每延遲一分鐘,就有190萬個神經細胞會壞死。
成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張育銘:「因此迅速恢復腦血流的狀況,對於急性腦中風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台灣健保署於今年開始,已經擴大這兩種急性腦中風治療的給付條件,靜脈血栓溶解劑,有機會於中風4.5小時之內作施打,而大血管中風的病患,經評估後也有機會於中風24小時之內,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出血性中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血壓控制不良造成腦出血,有一種是血管性中風,也就是因為血管狹窄造成腦部缺血。」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賀立婷:「另一種是栓塞性腦中風,這是因為身體產生血塊打到腦部造成栓塞缺血,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心房顫動心律不整。中風的預防,不論是出血性或是缺血性,都是要從血壓,糖尿病膽固醇做起。」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研究醫師廖誼佳:「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也知道很多基因是導致中風的元兇之一,在臺灣有大概1%的人帶有一種特別的基因突變叫NOTCH3,這樣的一個基因突變,可能會引起一個特別的疾病叫CADASIL,全名是體顯性的腦動脈血管病變,合併皮質下腦梗塞及腦白質病變,這樣的一個病變可能會增加腦部中風的機率。」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心臟因為某些疾病,像是心臟瓣膜病變、心律不整、最近發生過心肌梗塞等,會在心臟中產生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液流至腦部的血管造成阻塞時,這種中風就稱為心臟栓子腦梗塞。」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壓力太大啦,太晚睡啦睡眠不足,這些都是比較不好的習慣,當然還要避免掉一些的,其它這個毒物啦感染啦這些,這都是這個,我們造成中風的原因。」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賀立婷:「若是有心房顫動的病人更是要服用抗凝血劑來預防血栓,已經發生中風後的病人,血壓血脂的控制標準會更加嚴格,以防下一次的中風發生。」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研究醫師廖誼佳:「家族裡面同時出現,有人有偏頭痛,有人有癲癇,甚至有人有身心科的症狀,那有很多人都有出血性或梗塞性的中風,則可能是這個基因的問題,必須去大醫院就診來進行基因的檢測。」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