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年現象造成全球極端高溫的情況持續惡化,全台各地同樣酷暑持續,氣象局昨(8)日針對16縣市發布了高溫警示,其中台北市更是熱到「亮紅燈」。面對連日的高溫,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許多民眾沒有察覺自己已經有「熱傷害」的4大症狀,並提醒民眾多留意,千萬別導致「熱衰竭」、甚至是高死亡率的「熱中暑」。
黃軒日前在臉書粉專分享,在高溫下最耳熟能詳的是死亡率很高的「熱中暑」,但許多人容易忽略在熱中暑前,身體陸續受到的「熱傷害」,以下是作為前兆的熱傷害4大症狀:
更多新聞:中暑刮痧有效嗎?全球飆高溫熱爆 醫提醒「7類人」不適合
1.熱水腫
一般暴露在熱環境內,為了避免過熱因此身體的血管會擴張,試圖將儘可能多的熱量散發道系統之外,從而使很多血液積聚在腳踝中,形成「腳踝的局部水腫」。
2.熱紅疹
有時即使出汗也無法按預期進行。如果皮膚上出現細小的紅點並有刺感,那就是 「熱疹」,當汗水孔被阻塞時會引起皮疹。
3.熱痙攣
通常發生於身體大量流汗,又未能即使補充水分、電解質,導致「肌肉出現痙攣」。治療方式不外乎遠離熱源,口服或靜脈注射水分電解質補充。
4.熱暈厥
因為出汗和血壓低而失去大量體液時,血液會暫時沒有流向大腦引發了「頭暈」,如果持續長時間的暴露,這與排熱很可能一樣。
更多新聞:躲室內吹冷氣吃冰也會中暑 醫曝喝這杯可防「陰暑」
黃軒強調這「4大前驅症狀」由於患者各自身體反應不同,因此並不會所有症狀同時出現,但任何一個症狀都是身體提早敲下的警訊,若不多加留意,身體可能會步入較嚴重的熱衰竭,最終則是死亡率很高的熱中暑。
黃軒建議民眾盡量避免在炎熱的時候外出,尤其是上午10點至下午4點之間,同時應穿著透氣、吸汗的衣物,並選擇淺色以反射陽光,除此之外也要確保充足的水分攝取,以防脫水和電解質失衡。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