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對民眾的威脅持續上升,2019年新增達到約2500位患者,血癌中「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確診人數攀升較顯著,佔總體血癌患者超過10%,更在短短4年就成長1.5倍,就有一名42歲黃先生在10多年前,因肚子硬就醫檢查,竟是確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指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會出現疲倦、發燒、貧血、體重減輕和脾臟腫大等症狀,有半數患者在早期時都容易忽略,但如及早發現治療服藥,就有機會和病毒共存。
更多新聞:財運爆發!5組合「血型+生肖」 本週第一旺躺著也賺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啟誠提醒,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因為基因變異,導致染色體轉位形成費城染色體,進而造成白血球異常增生,好發於40歲至60歲男性,症狀包含疲倦、發燒、貧血、體重減輕和脾臟腫大等,由於初期症狀難以察覺,甚至有半數以上的病人初期容易忽略、延誤治療時機。
根據研究顯示,超過6個月以上才治療的患者,5年死亡風險多出1成。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指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可分為慢性期、加速期與急性期三個階段,一旦疾病進展至加速期或急性期,恐大幅衝擊存活時間。
更多新聞:高端爆爭議!傳「一劑1千多元」 指揮中心發6點聲明
所幸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趨於成熟,像是42歲的黃先生,確診後服用口服標靶藥物持續治療已10多年,不僅已婚,更為4位孩子的父今,罹病前後對於生活的影響並不大,對生活的改變僅是多了每日服藥、定期回診而已。侯信安補充,隨著第二代標靶藥物的出現,已大幅提升患者生存率,只要持續使用,可使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可與疾病長期共存。
但若是任意自行停藥恐使治療狀況變差,導致生存率大幅下降,甚至危及性命,得不償失,提醒病友切勿因副作用造成的不適就任意停藥,面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若對於藥物的副作用有任何疑慮,應主動與醫生討論。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