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減肥失敗是意志力不夠? 4關鍵辨別自己是真餓還嘴饞

編輯 王家瑜 報導
發佈時間:2020/10/22 16:42
最後更新時間:2020/10/22 16:42
(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營養師,為什麼我發現自己比減重前更想吃甜食?」許多人過去嘗試許多減肥方式卻失敗,都以為是「意志力不足」的問題,讓自己容易「破功」去尋求高熱量食物來撫慰自己,很大原因是用了錯誤的減重方式,讓身體開啟一連串的生理保護機制。

你的「餓」可能不是「真的餓」

 
「飢餓」又可分生理飢餓與心理飢餓。前者為身體本身缺乏能量產生的「生理性」飢餓;後者為非身體真正的餓,多伴隨著情緒困擾誘發的食慾,亦指「情緒性飢餓」。或許您會覺得兩者的飢餓感好像是一樣的,不妨參考以下這些「餓的跡象」,幫助您快速分辨自己經常受到哪一種飢餓的困擾。

生理性飢餓
1.屬於慢慢餓,用穩定的速度發出咕嚕咕嚕的叫聲,讓人知道吃東西的時間到了。
2.可以吃不同的食物,接受不同的食物。
3.以「肚子」為主,可以從肚子的感覺辨識,如:肚子空空的,甚至還會餓到痛。
 
4.吃到心滿意足就會停下來,主要是補充體內能量與營養的生理需求,一旦滿足後,就不會再繼續吃了。

情緒性飢餓
1. 屬於突發性餓,前一秒還沒想到食物,可是下一秒看到食物出現在面前就餓了。
2.只針對某種食物,會覺得非吃它不可,吃其他食物都不行。
3.以脖子以上的慾望為主,對食物的渴望始於嘴巴和心理,通常伴隨吃完後的罪惡感。
4.即便飽了仍吃個不停,常出現暴飲暴食的狀況。

負面情緒讓人特別想吃甜食
動物實驗證實,高油脂、高精製澱粉類食物(垃圾食物)會刺激大鼠腦部分泌情緒賀爾蒙—多巴胺(Dopamine),大鼠吃完會有愉悅的行為表現,當長期餵食則讓大鼠不知不覺「吃上癮」,不僅出現強迫進食的現象,且份量越吃越多;當移除這類食物時,大鼠都出現情緒性反應,如:躁動、憂鬱等。

人類研究結果與動物有相似,除了多巴胺與進食行為的關聯,影響情緒荷爾蒙還有血清素(Serotonin),當體內血清素濃度低導致心情低落、憂鬱外,似乎也影響食物選擇行為。即使生理上沒有飢餓的情況下,胖的人比瘦的人更容易用食物來作慰藉,特別是負面情緒或壓力龐大時,會提高胖的人對垃圾食物的食物線索能力,與出現過量攝取的情緒性進食。

◎ 本文摘自/台安醫訊271期 
 
◎ 撰文/台安醫院營養師陳俞均(Winnie)

原文請見:減重失敗是意志力不夠?4大跡象自我辨別:你是真的肚子餓,還是心裡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減肥攻略大進擊

#減重#飢餓#減肥#甜食#壓力#食慾#意志力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03

0.0809

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