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去年禁止6大類含有塑膠微粒的清潔用品,不過最新發現竟有不肖廠商,使用分子量較小的「合成臘」做成洗面乳,專家指出,「合成臘」是新的生態殺手,對環境影響同樣很大,同時還可能對肝造成負擔。
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長庚臨床毒物科實驗室博士林中英表示,合成臘因為分子量小,不會下沉飄散在水面,讓生物吃下的可能性更大。「它那個一毫升裡頭,大概會有將近10萬顆以上的塑膠微粒。」
林中英篩出幾顆合成蠟放到螢光顯微鏡下,發現上頭沾黏許多雜質,除了不知明的絲狀物,合成臘也會吸附重金屬成為高毒性的微粒。林中英表示,「它可能沾黏很多東西我們根本不曉得,至少從這顆塑膠粒上面我們可以看到有不一樣的東西。」
林中英指出,合成蠟的本質就是塑膠,和天然材質的柔珠比較,它不聚光具有疏水性,都是無法被環境分解的證據,我們用甲醇、乙醇酒精浸泡合成蠟都無法溶解,這樣的東西等於是永遠不滅的垃圾。「其實有點感慨啦,因為台灣是塑膠王國,所以塑膠類的東西千千萬萬種,只是針對它的名字來做不一樣的結構改變,冤冤相報何時了,最終這些物質還是會回到我們人身上。」
林中英強調,「塑膠微粒本身就是聚合物,他是由一個最小的單位叫單體,其實聚乙烯的東西對人體是無害的,只是這單體如果慢慢的累積,達到一定程度它還是有傷肝的風險。」
皮膚科診所院長宋奉宜表示,用柔珠去洗臉這件事基本上就是個迷思,它實際完成的是拋光作用。「一個洞然後小珠珠滾進去把它清出來,事實上大家用點腦子就知道,滾進去就不會出來,理論上小珠珠只會累積不會滾出來。」過去有不少案例,民眾洗臉時不溶於水的成分滾進眼睛裡疼痛難耐,差點讓眼睛失明。
過去環保署對合成蠟的定義不明,才讓業者有取巧的空間,天然柔珠可以用果核、蛋殼或礦石微粒做成,但成本較高,而化學塑膠微粒成份通常是PT、PP、PET等,民眾只要舉發使用塑膠微粒的製造商,最高可開罰新台幣30萬元。
實習編輯/鄭宇辰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