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男赴越南工作染茲卡 旅遊建議提升二級警示


發佈時間:2018/10/02 16:54
最後更新時間:2018/10/02 16:54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台灣一名北部男子到越南工作,感染茲卡病毒,為今年第2例境外移入個案。疾管署今天也宣布,越南有茲卡流行及感染風險,提升旅遊建議到第二級警示。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下午在疫情週報表示,一名北部30餘歲台籍男子,6月24日至9月23日在越南工作,他在當地即出現耳下、後眼窩痛及紅疹症狀,曾自行服用成藥。

 

個案9月22日紅疹逐漸消退,隔日從越南搭機返回台北住家,並在9月26日就醫、採血送驗,9月30日研判為茲卡病毒感染症確定病例。個案症狀改善,目前無不適,已出境返回越南工作。

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自2016年至今共19例確定病例(2018年2例、2017年4例、2016年13例),均為境外移入,個案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多;感染國家分別為越南5例、泰國4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各2例,印尼、新加坡、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美國(佛州邁阿密)及安哥拉各1例。

劉定萍表示,鑑於國內出現從越南移入的確定病例,評估越南目前應有流行及感染風險,提升該國茲卡病毒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
 

茲卡病毒(Zika virus)為黃病毒的一種,主要經由斑蚊傳播,但有文獻報告指出,已在人類精液中發現茲卡病毒,且已有數起茲卡病毒透過性接觸傳染的案例。部分研究也發現茲卡病毒可能躲藏於胎盤及存在於羊水中,可經由母嬰垂直傳染;也可能透過輸血感染。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茲卡病毒感染症症狀通常跟登革熱類似,但比較輕微,甚至有8成患者可能沒有症狀。典型症狀包含發燒(通常是微燒)、紅疹、關節痛(主要是手和腳的小關節)或結膜炎等,其他常見症狀為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食慾不振、腹痛及噁心等。但如果是孕婦感染,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

林詠青說,孕婦及計畫懷孕婦女暫緩前往流行地區;民眾如需前往,應做好防蚊措施。離開流行地區後請落實「1+6原則」,暫緩捐血至少1個月、男女無論有無症狀,都應採取安全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延後懷孕至少6個月,並落實自主防蚊措施至少3週。

疾管署也提醒,民眾從茲卡流行地區返國入境時,如自覺有感染茲卡病毒風險,應主動聯繫機場檢疫人員;返國後2週內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茲卡病毒#越南#感染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74

0.0791

0.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