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刈包的英文怎麼唸?這些食物名 也成外國外來語


發佈時間:2017/01/02 10:34
最後更新時間:2017/01/02 10:34
圖/TVBS
圖/TVBS

牛肉麵、割包等是台灣知名小吃,這些食物傳到國外,連命名也成為別的國家的外來語。

當某些外國食物非常知名且獨特,本國語言又找不到字詞可以形容時,常常就會音譯成為外來語,像是台灣的漢堡、披薩、壽司等都是,台灣也有不少美食傳到國外後,其名稱也成為國外的外來語。

 

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在「蚵仔煎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的書中提到,像是米粉、虱目魚、小籠包、割包(刈包)等都成為了國外的外來語。

曹銘宗說,米粉的日語為「bifun」跟米粉的台語發音類似,雖然不清楚是引用台灣或福建,但根據日本的「世界大百科事典」當中推測,是來自台灣。

「蚵仔煎」、「虱目魚」、「小籠包」等食物名字的日語音譯,都可以在日文的維基百科當中找到。
 

歐美部分,曹銘宗表示,像割包(刈包),因為有台裔美國人在美國開店賣出名氣,因此英文的Gua bao,就有可能成為英語音譯台語的外來語。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也是一個例子。曹銘宗說,番茄醬的英文為Ketchup,其實是源自於閩南語。

曹銘宗表示,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語言學教授任韶堂的研究,在西元5世紀之前,中國南方沿海居民就會醃魚來保存食物,所做出的醃魚食物語言音譯就稱為Ke-Tchup,Ke是醃魚的做法,Tchup是醬汁。

17世紀時,從歐洲來的英國、荷蘭的水手跟商人,將這種叫做Ke-Tchup的魚醬帶回家鄉,就是Ketchup的由來。

曹銘宗說,在歐洲Ketchup一開始不是指番茄醬,而是魚醬或其他的醬。曹銘宗指出番茄原產地為中南美洲,約在16、17世紀引進歐洲,到了18世紀開始食用後,才傳道亞洲,而到了19世紀,歐洲開始製造番茄醬,才讓Ketchup變成番茄醬的專有名詞。

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南方沿海居民以鹽漬和發酵製作魚醬,後來傳到台灣跟東南亞,在台灣這種醃魚作法的名稱有漳州音的ke、泉州音的kue、以及馬祖福州音的kie。

曹銘宗說,在印尼和馬來西亞對包含醬油在內的調味醬汁都稱作kecap,語源就是來自中國閩粵移民所說的Ke-Tchup。
 

至於也有一說是Ketchup是源自廣東話的茄汁,但曹銘宗認為只是剛好發音接近,因為歐洲19世紀才有番茄醬的食品,但Ketchup一詞在17世紀就已經出現。(中央社)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刈包#割包#外來語#語言#台語#食物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06

0.0525

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