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雙手工作、烹飪、騎車等,對你我來說是日常,但對天生手臂有缺陷的人來說,是很難達到的夢想。美國與德國都有了結合AI的3D仿生列印輕量化義肢,讓使用者可以做以前傳統義肢無法做到的,精細小肌肉動作。人造的東西也會帶來新鮮樂趣,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出素食者和海鮮過敏者,都能吃的3D列印假海鮮,荷蘭也有研究機構開發3D列印的餅乾杯食物,營養素任選搭配,從軍人到醫院病患都是目標使用者,也希望推廣到市場上,縮短烹飪時間。
路透社記者:「然後他們把魷魚圈放進氣炸鍋炸,分析結果。」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 薇賈言:「當然外部質地是酥脆的,內部挺有嚼勁,風味不輸其他食物。」
其他食物指的是真魷魚圈,氣炸鍋裡這份就和魷魚沒有太大關係。氣候變遷,海洋汙染嚴重,魚類遭過度捕撈,或許你我的下一代要面對原型魚類食物,物以稀為貴的狀況。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團隊,去年就積極推動他們的研究成果市場化。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 黃德建:「以蔬菜為基底等同於海鮮,要美味、營養,同時大多數消費者買得起。」
利用微藻類與綠豆,這兩種高蛋白植物原料,混合含有Omega-3脂肪酸的植物油。某些微藻有魚腥味,製成植物蛋白糊再透過3D列印,層層堆疊試圖複製真魷魚圈的口感。改變列印方法,混入不同顏色的植物蛋白質,也能印出鮭魚生魚片或蝦等。可別嫌棄這些假海鮮,不僅能減少漁業捕撈對海洋的傷害,素食者與對海鮮過敏者都能食用,市場「錢景」一片光明。
荷蘭記者:「我很好奇吃起來滋味如何,有點像甜點,類似紅蘿蔔蛋糕那種甜點。」
有點甜又有點菜味,餅乾杯裝著的不是甚麼高貴宴會甜點,是未來可能在歐洲超市買到的即食品,或者醫院伙食、軍隊口糧。荷蘭的加爾德斯醫院(Gelderland Valley Hospital)已經開始試用這套系統,根據病患需要的營養素,調配「食物」交由3D列印,
荷蘭加爾德斯醫院生理研究員 米爾契:「我們知道入院患者常會有食慾不振、味覺與嗅覺問題。靠這技術調配味道,讓他們增加食物攝取。」
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研究員 烏登:「這樣你就不用再根據食譜、列採購單去超市採買,這是現成的東西了。」
省去烹飪與採購食材的過程,也許有人會覺得,少了許多樂趣,但烹飪其實對於某些人來說,確實是麻煩。一般人很難想像,連把塑膠袋口打結這種事,都要求路人幫忙,是甚麼滋味。
德國首位仿生列印臂使用者 芙瑞茲:「因為(戴傳統義肢)做三明治,麵包總是滑走。」
而如今的芙瑞茲,已經有了新裝備,這一年的生活是她過去25年都難以想像的。先天沒有左前臂的芙瑞茲,過去只能用笨重而功用有限的義肢,讓她只想把左手藏起來。如今國家保險幫助她開始使用3D列印、輕了30%的仿生義肢,光電感測器檢測手臂特定肌肉群產生的潛在肌肉收縮,訊號被放大並轉換為直觀且成比例的動作,由仿生手去實踐。
德國首位仿生列印臂使用者 芙瑞茲:「這太瘋狂了,讓我感覺好像沒有缺少過任何東西。總之,能用雙手工作,之前我從沒想過。」
每個手指都能單獨控制,甚至還有通風孔,穿戴不會熱。芙瑞茲從遛狗、撫摸愛犬,到自己做飯,切開自己盤中的食物,生活中的一切忽然變得加速又簡單。
德國首位仿生列印臂使用者 芙瑞茲:「有幾種不同的抓取力,看起來也不完全像真手,你可以很快認出這是義肢。更像是機械手臂,但也很酷,因為現在已經變得很時尚現代感。」
美國仿生列印臂使用者 費芮拉:「好了。」
熟練地用仿生列印電子左手,抓起水杯,費芮拉在母親肚子裡時,就被發現少了左前臂,用雙手駕馭自行車也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現在她已經能向朋友炫耀她新的生活夥伴:仿生義肢上印著她最喜歡的迪士尼卡通人物。
美國仿生列印臂使用者 費芮拉:「因為(義肢)是蒂安娜款式的,我喜歡蒂安娜,她和我一樣堅強,也因為她面對她的夢想,試著去實現夢想。」
擁有左手當然是費芮拉的夢想之一,但她從六歲等到八歲,才足齡可以使用仿生手臂。經過一連串的測量與學習,費芮拉實現夢想的時候,發現比自己所希望的更好。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