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大海生態的奧妙!魚群水中游移各憑本事

記者 徐啟芳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7/08 12:11
最後更新時間:2024/07/08 13:05

時序來到夏季,日本沖繩,正是看海玩海最棒的季節。透過TVBS新聞合作伙伴琉球朝日放送QAB的鏡頭,帶您近距離觀察沖繩海域的奇妙生物。

QAB電視台相當熱愛並瞭解海洋的資深攝影師,再度帶領大家前進沖繩海域,尋找美麗生物,同時解鎖牠們悠游水中的身體密碼。

 
 
滿是美麗珊瑚礁的大海,中層洋帶處處有著活力十足的魚群。
 
攝影師 長田勇:「這些魚兒是如何在水中悠游的呢?事實上多數魚兒,身體有魚鰾這個器官,魚鰾能讓魚兒在海中不必消耗體力,足以停留著,並且自動調節浮力。再詳細一點解說,魚鰾並非為了浮游,而是(讓魚兒)維持不浮不沉的狀態。」
 
魚兒們因為身體裡的魚鰾,在海中暢行無阻。而畫面中的水母..
 
 
攝影師 長田勇:「正在浮游的水母,牠身體九成五是水分,跟海水比重幾乎一樣,水母會順著海流浮游。」
 
這時候,意外的不速之客現身。
 
攝影師 長田勇:「綠蠵龜,牠鎖定的似乎是水母。」
 
身體構造跟魚不同,海龜用肺呼吸,所以需要換氣。平常多半在海底悠閒休憩,移動時使用前腳划動,不會下沉。
 
而即便是同樣生活於中層洋帶的生物群,浮力其實各有不同。
 
這邊身長三公分的紅水母,有小魚附著在上頭,原本以為水母是遮蔽保護,沒想到小魚反被當成目標。這時候的水母如何移動,同樣吸引了攝影師透過鏡頭來尋找答案。
 
至於在表層洋帶經常可見的軟絲,沒有魚鰾,只要穩定規律地划動,不必擔心會下沉。
 
 
攝影師 長田勇:「同樣生活在表層洋帶的針魚群,這種魚類擁有魚鰾,魚兒的肉骨,因為比水密度要來得高,單純不動會下沉,所以魚兒們似乎很會善用自身魚鰾,在表層洋帶周邊悠游移動。」
 
攝影師表示,體型細長的魚類,魚鰾跟身體一樣偏長,這些水中生物,為了適應棲息環境的外在條件,魚鰾大小與形狀,也會進化成適切模式。
 
鏡頭轉換,這是剛誕生不久的短身光鰓雀鯛。
 
攝影師 長田勇:「身長一公分,身形如此迷你,生存海中的小生物,同樣因為擁有魚鰾,如同大家眼見的,活動於中層洋帶,但因為牠們得揮動魚鰭,不然就會下沉所以非常努力地在加油。」
 
白斑躄魚其實是沒有魚鰾的。
 
 
攝影師 長田勇vs.記者 松崎美帆:「在水底安靜待著,是白斑躄魚的日常,不會在中層洋帶出沒的魚,沒有魚鰾。原來如此,這些魚會將吸入的水,從魚鰓一鼓作氣噴出,趁勢前行。生態界真的很奧妙!這個也是沒有魚鰾的魚兒,黑緣箬鰨,前行時,蠕動全身往前游移。」
 
攝影師指出,鰈魚跟比目魚還是寶寶的時候,疑似就擁有小小魚鰾,逐漸長大後、魚鰾慢慢消失,屬於生活在水底的魚類。
 
攝影師 長田勇:「附帶說明,鬼蝠魟跟鯊魚是沒有魚鰾的。事實上,牠們的肝臟,儲存著大量,比重相對較輕的脂肪,藉此獲得(水中)浮力。」
 
近距離觀看,真的氣勢超強,底下還跟了一堆同伴隨行呢。
 
攝影師 長田勇:「來介紹調整浮力與平衡感超優的魚類,能夠逆轉來尋求獵物的,是中華管口魚,牠有魚鰾,也會微調成使用魚鰭,極致善用身體平衡的絕佳範例。」
 
善用胸鰭、腹鰭、臀鰭維持直立態勢,中華管口魚的超棒平衡感令人讚嘆。而外型華麗高調的魔鬼簑鮋(獅子魚,俗稱獅子魚),也有魚鰾,但牠的魚鰭有毒、拍攝時真的得小心、只能遠觀。
 
攝影師 長田勇:「獅子魚善用超多魚鰭跟魚鰾,來微調自身浮力。」
 
熟悉沖繩海域的資深攝影師強調,潛水客如果經驗不夠,很難在中層洋帶移動自如,所以大海魚兒能夠取得平衡、游移水中,真的是一門大學問。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日本#沖繩#大海#海洋生物#魚鰾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80

0.0532

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