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CEO拿高薪 逾六成美國人:受夠了!馬斯克$560億薪酬案過

記者 書雨卉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4 20:00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7 10:54

美國最近公布一份針對執行長和一般員工的薪資所做的調查,發現有超過六成的美國人受夠了兩者的薪資差距。週四,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召開年度股東大會,當中最受關注的,是執行長馬斯克的薪酬案,金額高達560億美元,已經獲得多數股東投票通過!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聲音來源 特斯拉公司影片:「6月13日將召開我們的年度股東大會。」

 

今年的特斯拉股東大會,拋出一項讓大老闆馬斯克振奮的消息,那就是股東投票批准,讓馬斯克能拿到560億美元天價,合台幣約1兆8千億的薪酬方案。

特斯拉執行長 馬斯克:「在特斯拉,我們用愛來造車。」

當晚,馬斯克興奮地在自家社群媒體宣布,兩項決議案都獲得大比數通過,並附上多個愛心符號感謝股東們的力挺。但法學教授跳出來提醒,薪資投票只是建議性質。
 

波士頓學院法學院教授 奎因(Brian Quinn):「他說自己贏了是有點誇大其詞,他應該要說的是『我終於可以法官面前拿出一點證據,要法官恢復我的股票選擇權』。」

導致這份天價薪酬案目前還無法確立,可能會在法庭上遭法官質疑,面臨長達數個月的法律訴訟。

Wedbush Securities證券分析師 艾夫斯(Dan Ives):「這都要從德拉瓦州的一名法官說起,他判馬斯克2018年的560億薪酬案無效,但馬斯克解決了所有問題、所有里程碑,並且讓特斯拉市值破兆。」

因此特斯拉董事會,要求股東在今年的大會恢復馬斯克的薪酬方案,並將特斯拉的合法註冊地,從德拉瓦州遷到德州;同時希望馬斯克能夠更專心經營特斯拉。

Wedbush Securities證券分析師 艾夫斯:「馬斯克是特斯拉,特斯拉是馬斯克,股東們最終需要馬斯克,而假如馬斯克開始花更少時間,對特斯拉來說是壞事,我認為這就是當前面臨到的問題。」

因為馬斯克身為跨界大亨,手上還握有負責航太的SpaceX、神經技術的Neuralink、專做基礎建設的「無聊公司」,以及前身是推特的X。

美聯社記者 克里謝爾(Tom Krisher):「目前價值大約是449億美元,它一度價值560億美元,但特斯拉股價下滑,薪酬價格也跟著掉。」
 

只是再怎麼掉,也是大多數勞工望塵莫及。本特利大學和蓋洛普,最近針對執行長和一般員工的薪資差距做了調查,發現66%的美國人認為,企業在這個問題上處理得很糟糕。

另一間因為薪資成為焦點的科技大廠,則是蘋果,兩名女性員工對蘋果提告,控訴男女同工不同酬。不過外界更關注的是,蘋果藉由AI全面升級後,市值也衝上近3.29兆美元,再次超越微軟,奪回全美市值一哥的寶座;蘋果股價也在這周以來上漲8.8%。

週四的華爾街,科技類股漲勢擴大,半導體大廠博通股價大漲12%,包括上修AI相關營收預測,還宣布1拆10的股票分割計畫;特斯拉通過薪酬案後,股價上漲近3%;AI晶片霸主輝達則反彈3.5%;激勵標普500和那斯達克,連續第四個交易日收在紀錄新高。

投資集團Riverfront首席投資策略師 康斯坦丁諾斯(Chris Konstantinos):「現在生產者物價通膨,也終於顯現一點令人振奮的溫和跡象。」

市場同步緊盯強勁的美國經濟,週四,美國財長葉倫出席紐約經濟俱樂部活動時,表示樂觀看待前景。
 

美國財長 葉倫:「壯年勞力的職場參與率已超越疫情前新高,通膨率也從高點降了三分之二。」

葉倫也坦言,對抗通膨還要繼續努力。

美國財長 葉倫:「我當然希望能進一步取得進展,特別是租金和其他重大物價壓力正隨著時間消退。」

就在葉倫發表談話的前一天,聯準會公布利率會議結果,宣布按兵不動,也使得在美國的購屋成本,繼續高得令人卻步,因為壓力不只有房貸。

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人員 布蘭奇妮(Jennifer Branchini):「當民眾在檢視自己的整體預算,準備出價時,能確保有預留這些資金。」

最新調查顯示,目前在美國擁有並維護一棟房子的成本,一年平均要花1萬8千多美元,合台幣超過57萬元。

Bankrate分析師 奧斯特洛斯基(Jeff Ostrowski):「這些費用都是不包含在房屋內的,也不在你每個月要付的本金和利息,這些都是額外的。」

種種隱藏項目,包括水電瓦斯等雜費、物業稅,以及占比最大的房屋維護成本。

Bankrate分析師 奧斯特洛斯基:「根據我們的預估,維護一棟房子的成本增加了26%。」

分析師認為這份調查,是要讓大家警覺到一些不斷增加的成本,特別是首購族。

Bankrate分析師 奧斯特洛斯基:「(首購族)終於合格申請到房貸,心想已經要收尾,走到最後一步,但其實才要在另一場比賽中起跑,也就是弄懂如何付這些源源不絕、屋主要負擔的成本。」

全球經濟龍頭的美國,從官方決策到末端消費,都動見觀瞻。
 
#薪酬#美國企業#科技業#企業市值#美國經濟#房屋市場#房屋成本#房貸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08

0.0803

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