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如果計劃前往日本,FOCUS兩項提醒:首先留意大雨天氣,受到線狀雨帶籠罩從九州的鹿兒島,到本州的靜岡、長野,陸續出現強降雨,交通恐怕受影響;另外,低氣壓帶來壞天氣,也要注意身體是否出現所謂的「氣象病」。因人類內耳能夠偵測到氣壓變化,當身處低氣壓環境,在內耳作用之下,大腦產生一連串神經反應,就會導致頭痛、鬱悶等等,一般檢查時查不出病因的身心症狀。
又進入陰雨綿綿,時而來場突擊式大雨的季節;在這樣雨下不停時期,你也會覺得全身不對勁嗎?
日本NHK電視台記者 伊原弘將:「梅雨季或下雨前夕,兩位的身體狀況如何呢?」
日本民眾:「我會頭痛,像最近晚上會下雨,我就會鬧肚子、頭痛。」
日本民眾:「會覺得很累,有倦怠感。」
日本民眾:「起床的瞬間就不舒服,準備要醒的時候就會開始頭痛,然後就會知道要下雨了。」
氣象與健康變化專科醫師 佐藤純:「只要雨不停就會痛是嗎?」
就診患者:「是的,只能一直在被窩裡躺著。」
氣象與健康變化專科醫師 佐藤純:「應該是『天氣痛』喔。是因為天氣影響的疼痛,所以稱為『天氣痛』。」
「天氣痛」也稱「氣象病」,聽起來雖然兒戲,卻是真有其病!
氣象與健康變化專科醫師 佐藤純:「天氣痛就是因天氣影響產生的各種疼痛。」
準確來講,氣象病不是病,但痛起來要人命。天氣痛大致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因舊傷引發常聽到的風濕痛、關節痛;另一種則是自律神經失調型,可能出現暈眩、頭痛、肩頸痠痛、心絞痛、鬱悶等多種症狀,而令患者崩潰的是,這些病痛一般時檢查不出特別原因,也讓他們在壞天氣時變得更煩躁,生活、工作、社交都可能受影響。
就診患者:「我會頭痛、暈眩、耳鳴還有悶脹感,我的人生只能任天氣擺佈。」
氣象與健康變化專科醫師 佐藤純:「因為耳朵是感應器。耳朵裡的內耳具有氣壓感應力,所以能感受到氣壓下降,訊號會再送到大腦,自律神經發生壓力反應,許多病症就跑出來。」
有著30年氣象病研究經歷的醫師解釋,內耳能偵測氣壓變化,壞天氣屬於低氣壓,內耳察覺到氣壓降低,引發一連串神經反應,使得大腦血管擴張並產生發炎物質,最終導致煩悶的頭痛。
氣象與健康變化專科醫師 佐藤純:「春天進入梅雨季,氣壓變化大、溫差大,濕度也會上升,現在是患者最痛苦的時期。」
不過,對付頭痛、筋骨酸痛等不適,雖然市售成藥標榜「快又有效」,但醫師嚴正警告禁止過度依賴,也不可自行判定為氣象病,以免錯失醫療時機。
除了醫療介入,醫師也介紹了簡單的活血運動,第一,輕捏耳朵,往上、兩旁、下各拉5秒;第二,把耳朵上下捏在一起,維持5秒,加速耳朵周圍血液循環,達到穩定自律神經。
另外,這個星期鋒面報到日本,線狀雨帶籠罩九州地區並一路北上,鹿兒島、宮崎出現強降雨,部份地區甚至收到避難指示;JR九州宣布,機動性調整班次,依風雨程度不排除停駛。狹長雨帶陸續影響愛知、岐阜、靜岡等地,若計劃前往或已在當地旅遊,除了注意身體變化,也請格外留意大雨災情。
◤2024名古屋旅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