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4月22日就是世界地球日,從企業到政府都採取行動,包括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將自家外帶杯做了全新改版,塑膠用量降低兩成;亞洲的香港,則是要實施全新的「限塑令」,禁止餐廳販售或提供9種塑膠餐具,但這看在講求效率的香港上班族眼裡,認為有點不太實際!
上班族抓緊時間買午餐,老闆以最快速度夾菜、裝便當,讓顧客付完錢速速取餐,但這樣的景象即將出現變化,因為香港政府祭出嚴格的限塑令,第一階段將在下周一地球日執行,禁止販售九種塑膠餐具,包括裝飯菜的塑膠容器、刀叉、杯蓋等;就連飯店,也不得免費提供塑膠類的盥洗用品,業者將有六個月的適應期。但這項政策看在講求效率的香港民眾眼中,並不實際。
顧客:「只有一小時吃飯時間,都是快快速速吃完飯就走了,如果要自己帶餐盒,之後又要洗,可能會覺得不方便。」
對餐廳業者而言,則是成本再加重,以這家有兩間分店的自助餐來說,平均每天賣出約1500份餐盒,之前已經淘汰過一波保麗龍的容器。
餐廳業者:「看起來好像只是很小的改變,但將使我們成本增加一倍。」
消費者也不禁擔心,未來增加的成本,最後會落到自己頭上。
顧客:「餐廳成本上升,是不是我們買飯的成本也增加,覺得最後也會影響到我們。」
當地非營利組織,期許這項新法規能澆熄現有的丟棄文化,但也盼政府加強推廣重複使用的觀念,而不該是以比較環保、但同樣是一次性使用的木製刀叉等代替。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譚穎琳:「基本上,我們不該生產這些物品出來,用了這麼多的資源,但這些物品可能只使用幾分鐘就丟掉,這是浪費的根源。」
根據當局數據,香港目前仰賴的三座掩埋場,預計2026年左右就會被填滿,因此計畫從今年8月起,實施垃圾收費。
塑膠減量,還是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大重點,連鎖咖啡龍頭星巴克也對自家的塑膠外帶杯,做了全新改造,備戰夏季冷飲銷量攀升,外觀看上去差別不大,但塑膠用量大減20%,星巴克預估,這款新版塑膠杯,每年能為掩埋場減少1350萬磅的塑膠量。
至於在紐約市的高架公園,民眾拿著拐杖、彎著腰,也要看看眼前這個大型裝置藝術想要表達什麼。
加拿大藝術家/活動家 本傑明·馮·黃(Benjamin Von Wong):「可重複充裝的容器沒那麼吸引人,因此沒人在談論它,而我想要透過藝術讓這件事是迷人的、無法抵擋的。」
為貫徹理念,這名加拿大藝術家使用的創作素材,都是被丟棄的洗衣精、柔軟精、沐浴乳等瓶瓶罐罐,還包括這一條條可移動、附有大鏡子的觸角,並全部噴成銀灰色。
加拿大藝術家/活動家 本傑明·馮·黃:「這個藝術裝置靈感,來自希臘神話中的九頭蛇,當你砍掉一顆頭,又會重新生出兩顆新頭,我認為這非常能象徵一次性塑膠的問題,我們都認為能藉由回收和清理解決,結果又有新問題冒出來。」
根據統計,光是紐約市每個星期,被居民丟棄的塑膠瓶總重量,平均超過72萬公斤。
加拿大藝術家/活動家 本傑明·馮·黃:「我們花了一整個月清洗、排序、籌劃、鑽洞,接著將這些空瓶綁在一起,有數百名志工一起來幫忙。」
而這個藝術作品,在化妝品公司契爾氏的贊助下得以展出,鼓勵民眾改變日常習慣,以重複充裝代替重新購買。
加拿大藝術家/活動家 本傑明·馮·黃:「並不是說重複充裝能解決所有問題,但這是我們能花點力氣做到的舉手之勞。」
減塑行動刻不容緩,還有無人知曉的海底下。把珊瑚礁團團纏繞的,都是一些不再使用、被丟棄的漁網和繩子等,且通常都以塑膠製成。世界自然基金會估計,每年有約100萬噸的「幽靈漁具」散落在大海中, 除了會困住海洋生物,還會隨著時間分解成塑膠微粒,影響到把海鮮吃下肚的人類。
以泰國普吉島為例,儘管現在有不少潛水團隊,正極力清除幽靈漁具,卻無法形成一個有系統的作業,來進行後續的追蹤和分析。
Aow泰國海洋生態中心海洋科學家 那茬濃(Natchanon Kiatkajornphan):「(當發現幽靈漁具)我們首先會記錄發現的地點、日期、深度、漁具種類,以及漁具附著在什麼物體上。」
如今當地一個非政府組織跳出來,教潛水客如何運用科學工具,來幫助海洋科學家歸納分類,制定統一的數據。
9歲潛水員:「一旦我們蒐集海底廢棄物,就能分類並辨識廢棄物的種類。」
這項計畫打從2020年展開後,已經把當地100多位潛水員,訓練成公民科學家。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