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大不易,有些父母慣性打罵,但這樣粗暴的教育,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一輩子的傷害。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證實長期體罰、吼罵,會使大腦機能受創,無法妥善處理壓力,最終可能引發精神疾病。日本的兒福中心也發現,許多施暴家長不認為吼罵會使小孩心理受傷,因此兒福工作將言語暴力列為家暴關懷重點,與醫院、學校等組織聯絡網,全方位輔導家暴家庭。
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輔選時,遭槍擊身亡。今年4月,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輔選時,遭人丟擲爆裂物,所幸有驚無險。兩起事件,除了都是瞄準重要政治人物,更值得注意的是,兩名嫌犯都曾遭遇過家庭暴力。
襲擊岸田嫌犯鄰居:「要問我為什麼他會這麼做,我只有想到他父親的施壓,(木村隆二)青春期時很常被罵。」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遇到小孩難管教時,打、罵往往是最快速的方法,也有一些家長把孩子當成出氣筒;家長這些或有意或無意的舉動,其實對孩子都可能造成長期傷害。
家庭言語暴力受害者 TAKESHI:「我媽會罵說你為什麼這麼糟糕,或是你一點都不像我們家的孩子、早知道不要生下你之類的,這些話我忘不了。」
從小被罵到大的TAKESHI,儘管已經20歲是個大人了,母親刺耳的辱罵仍深刻在腦裡。父母離婚後,媽媽一人扶養TAKESHI與哥哥,相較能文能武的哥哥,TAKESHI顯得平庸,因此母親經常比較兄弟倆的優劣,導致成長過程身心出現狀況,一點小玩笑都會在意,最後只能尋求醫師協助。
家庭言語暴力受害者 TAKESHI:「像是跟朋友聊天的時候,對方說『這個你都不知道嗎?』,雖然可能只是玩笑話,但也有可能是真心話;因為這些都是我母親會說的話,只是現在換成朋友對我說。」
愛之深、責之切,恨鐵不成鋼的心情,讓家長忍不住對孩子情緒性發言,忽略了也要用愛灌溉幼小的心靈。
奈良市兒童福利服務中心人員:「不好意思,請問您方便講話嗎?我們收到通知,說您家中發生爭吵......」
奈良市兒福中心近年來加強關切言語家暴案件,發現這10年來,接獲的通報件數增加約3倍;仔細了解後,驚覺原來多數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施暴行為。
奈良市兒童福利服務中心人員:「我們跟家長說這樣罵小孩,等他們成人後會出現影響,結果家長竟說這麼小哪會記得,是要有什麼影響。」
打罵教養,孩子到底會不會心裡受傷?又會受傷到什麼程度?美國哈佛大學進行追蹤研究,蒐集超過300名遭受體罰、辱罵等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大腦狀態,分析發現言語暴力確實會影響腦機能。人類的大腦估計有多達1千億個神經元,透過突觸(synapse)互相連結傳遞訊息,當大腦正常運作時,即便部份區域因壓力而出現異常,仍可以倚靠正常區域得到控制;但是在長期言語暴力之下,可能導致皮質醇(cortisol)大量釋放,使得大腦「當機」,無法統合機能處理壓力,最終損害身心健康。
哈佛大學精神醫學助理教授 大橋恭子:「(言語暴力)讓自己與大腦失去對外部刺激的保護功能,大腦的連結網一旦衰弱,面對壓力時的處理就更弱,是可能造成精神疾病的。」
為了拯救正被摧毀的「幼苗」,栃木縣一間兒童醫院參與兒少聯絡網,輔導年少身心患者同時,也與行政機關、學校等單位配合,根據需求提供最適當的協助,不只治療孩童,更是治療家長。
言語施暴家長:「跟輔導員溝通過程中,我的心情也慢慢平穩下來,很感謝市府的幫忙。」
家庭言語暴力受害者:「有覺得媽媽開始能理解我,我自己也慢慢在進步。」
在兒少聯絡網兩年協助下,這戶家庭的親子關係明顯修復。小兒精神科醫師表示,管教小孩應避免恐嚇與貶低價值,並要培養親子間的安心關係;而家長施暴時,也必須清楚了解大人是否承受壓力,從根源解決家暴問題,還給小孩安全快樂的成長環境。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