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使南極暖化速度超乎想像,過去三十年上升攝氏1.8度,程度超越全球平均三倍;研究同時發現,以往認為南極升溫的地方集中在外圍,事實上極寒冷的高原內部也正快速升溫。氣候變遷更威脅鮭魚、鱈魚這些我們經常消費的魚種,海洋暖化威脅魚類繁殖棲息地,如果再熱下去,許多魚種甚至面臨滅絕危機。
無論是酥煎鱈魚或香烤鮭魚,這些高商業價值的海鮮,在海洋暖化下,面臨繁殖危機,根據德國亥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在《科學》雜誌發表的文章表示,氣候變遷使許多魚種的魚卵,在目前棲息地的成長及繁殖越來越困難。
亥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 教授 Hans-Otto Pörtner:「(魚群)脆弱性在熱帶海洋達到最高,牠們(耐高溫)的承受度臨界,一般動物可承受的最高值。」
去年阿拉斯加海洋熱浪的「高溫區塊」(blob),大量遷徙中的鮭魚在阿拉斯加河流中死亡,受衝擊最大的包括:美國最重要的漁獲之一阿拉斯加鱈魚(Alaskan pollock),及紅鮭魚(sockeye salmon)、褐鱒(brown trout)、鰹魚(bonito)、梭子魚(barracuda)和劍魚(swordfish)等知名物種。不過研究發現,這些風險最高的魚,已經是最能適應溫暖水域的魚種,但海洋溫度上升的程度,卻繼續挑戰牠們的極限。
亥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 教授 Hans-Otto Pörtner:「在海洋或陸地上動物可以承受的最高溫度,大約是攝氏40度,在最暖化的海洋區,也就是熱帶的潟湖系統,卻已經達到40度。」
如果氣候變遷一直惡化下去,海洋溫度越來越高,專家警告部分魚類可能面臨滅絕危機。
亥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 教授 Hans-Otto Pörtner:「如果我們讓氣候變遷持續無法減弱,這將置40%到60%的物種於風險之中。」
這些魚群為了找尋更適合生存的地方,開始往地球兩極溫度較低的海域聚集,以改善缺氧的情況,卻也因此面臨強烈的食物競爭。
亥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 教授 Hans-Otto Pörtner:「這些魚種必須離開棲息地,尋找不同的地方,也許是更適合生存,但可能因此增加風險,也就是這些棲息地是否適合,根據各種條件食物供應等等。」
然而,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冷的南極,溫度也正在迅速上升中,一項刊登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多年來科學家們以為,南極升溫地區集中在外圍,事實上內部深處,本來應該是極寒冷之地,溫度上升速度卻超乎想像。
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研究員 Kyle Clem:「在20世紀,我們在南極西部和南極半島,觀察到非常緩慢的變暖趨勢,但在南極高原上似乎不受溫度影響,非常孤立、非常寒冷,在20世紀確實是寒冷的,但我們觀察到溫度迅速而極端地變化,現在南極高原成為南極暖化最快的地方。」
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研究團隊,分析南極天氣數據發現,一般溫度在-50度到-20攝氏度間的南極,在1989到2018年三十年間,氣溫飆升1.8度,超越全球平均三倍,主要是因為暴風系統變強,也與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脫不了關係。
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研究員 Kyle Clem:「導致這種變暖趨勢的主要原因是,威德爾海位於大西洋南部,暴風系統變得更強,這種低氣壓系統從南大西洋引入暖空氣,並傳送到南極高原,這一切是在人為造成氣候變遷的背景下發生,各種因素相互影響而引發南極變暖。」
新發現表明地球的最南端更容易變暖,背後還引發更大的隱憂。
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研究員 Kyle Clem:「我認為最大的擔憂是,到目前為止南極的高原(溫度)還沒高於冰點,但如果繼續追踪更接近海岸的地方,溫度確實超過冰點,就是我們看到海冰和冰架融化的地方,這是令人擔憂的部分。」
南極洲大陸空氣和水溫持續升高,持續融化的冰層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研究人員密切監視中。不只南極,北極地區5月份的平均氣溫比正常氣溫高出了攝氏10度;西伯利亞北極圈在六月下旬,甚至偵測到38度高溫,打破北極圈有史以來的最高溫紀錄。極地發燒,對抗氣候變遷刻不容緩。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