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遏止疫情蔓延,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尋求高科技的幫助,至少28個國家透過加強監控,掌握民眾資訊。像是中國不但原本就有2億支監視器天網,和先進臉部辨識技術,現在搭配健康碼RQ code,加強管控進出。包括澳洲,也推動下載手機APP掌握人員動向。至於南韓,在MERS大流行時期,原本兩天才能追蹤到患者接觸史,現在比對手機、信用卡和病例,數小時內就能畫出患者的行動軌跡。但是怕政府介入太多個人隱私,現在有業者推出畫有條碼圖案的口罩,和特殊化妝,可以反制辨識技術。
新冠疫情全球發燒,科技防疫已成為顯學,尤其在疫情原爆點中國大陸,被運用到淋漓盡致。
民眾:「這個健康碼是必須要打出來的,因為他市場管理要來查的。」
民眾:「就是我當時是紅色,就沒有辦法(進去)。不太合理吧,但也是防疫的一種手段吧」
中國大規模監視系統「天網」,2億支監視器遍布全國,人民似乎早習慣個資被看光光,不差健康碼限制行動。IT強國南韓也不惶多讓,一有確診者馬上推播即時通知,警告周邊居民。政府透過手機GPS,串聯個人病歷、監視器和信用卡紀錄,清查路線軌跡。5年前MERS流行時期,要花兩天才能達成的事,現在幾小時內各項隱私細節無所遁形。
CNN記者 寶拉漢考克:「舉個例,我知道這個人具體去過哪裡、我知道他碰過哪扇門、進去過哪家超市。我甚至知道他買了乾辣椒。」
嚴刑峻法搭配監控科技,俄羅斯也是箇中高手。
人臉辨識NtechLab執行長:「目前還在試行階段,準確度大約80%,我們的目標是90%甚至更高。」
NtechLab為莫斯科政府提供臉部辨識技術,全市數十萬支智慧監視器原本是協助警方辦案,現在用來緊盯隔離者,如果違反規定溜出來被抓到,最長要吃上5年牢飯。難道不怕被當局濫用打擊異己嗎?
不顧有侵犯人權之虞,世衛官員竟然公開稱讚,呼籲各國看齊。
WHO緊急計劃執行主任 萊恩(5.12):「我們必須重回公眾衛生監控,我們要重回這條軌道,幾個月前就該這麼做了。」
當政府把手伸進私人領域,民間業者同樣用科技反制,發明特殊彩妝和眼鏡騙過AI判讀,還能和時尚結合。
旁白:「這系列配件專門反制監控,像是可以避開人臉辨識的面罩,和印有假車牌的T恤用來干擾歐美各國無所不在的
自動車牌辨識器。」
話說回來,防疫和隱私真的只能二選一嗎?西方國家的答案是不必然。
澳洲病毒追蹤APP廣告:「能否快速得知曾經接觸過新冠肺炎的確診者,對防疫很重要,我們要向您介紹COVIDSafe」
強調不用大規模監控,也能有追蹤效果。澳洲推行的手機APP仿效新加坡政府,用藍牙記錄手機之間是否距離太近、接觸時間太長,不會儲存使用者的位置資料,而且21天後所有資訊自動清空。
澳洲醫學會會長 巴頓:「身為醫生我今天就會下載COVIDSafe」
澳洲首席護理官員 麥克米倫:「請各位盡到責任幫我們防疫。」
政界醫界連番出來呼籲,推出至今超過500萬人次安裝,佔澳洲20%人口,和APP發揮效用的40%門檻還有一大段距離。科技界兩大龍頭,蘋果與Google則在4月宣布攜手打造一套「去中心化」的追蹤系統,資料分散存在個別手機,不會傳輸到中央伺服器,讓被追蹤者得以保持匿名。
聲源:Google首席衛生負責人 迪沙佛:「世界上有部分國家在疫情中做到超前部屬,關鍵就在引進接觸追蹤,做為急難減災的部分策略。」
目前德國已決定採用蘋果技術,英法還在觀望當中,歐盟呼籲成員國不可不慎。
歐洲議會司法委員會副主席 索非:「它(追蹤APP)並不是仙丹妙藥,也不能為當權者解決問題,他們必須在健康和經濟兩者間取得平衡,他們希望這個手機APP能解決兩難困境,其實不行。」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追蹤APP覆蓋率不夠高、或是準確率太低,都可能成為防疫破口,甚至讓大眾過度放鬆戒心反而頻繁外出。如果沒有妥善處理風險,科技防疫就像治病吃錯藥,製造出無窮後患。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