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愛吃生蠔,最大出口和消費國就在法國,從中世紀開始興起風潮,但生蠔生長的速度始終趕不上吃的速度,為供應廣大需求,拿破崙當年宣布打造第一間生蠔養殖場,就在法國西南部的阿卡雄灣;今天Focus團隊帶您前往當地最大一間養殖場,這個地方的生蠔產業鍊,從養殖,營銷,餐廳到出海觀光,成為很重要的經濟來源,然而近年來因為氣候變遷,面臨減產及有毒藻類暴增等食安問題,威脅到這款奢華海味。
遊客:「我喜歡生的生蠔,加一點檸檬汁。」
TVBS記者 李芳恩:「這是阿卡雄最有名的海鮮拼盤,每一顆生蠔彌足珍貴,吃一口要等三年。」
景色優美的阿卡雄灣,環境封閉,氣候溫暖,加上足夠的日照,有利大量浮游生物繁殖聚集。
豐富的海洋食物鏈,加上萊爾河淡水調和,海水鹽分適中,成為養殖生蠔的完美方程式;難怪在1856年,拿破崙三世親自下令在這裡蓋了第一座養殖場。
TVBS記者 李芳恩:「我們現在位於法國西南部,靠近波爾多市的阿卡雄灣,這裡除了是非常有名的渡假勝地,而且盛產生蠔,今天FOCUS團隊,就要帶您看看,當地最大的一間生蠔養殖場。」
阿卡雄灣的生蠔,年產量高達7000到1萬噸,700公頃廣大的養殖面積,劃分給350家業者。
就像葡萄園一樣,每個生蠔養殖地塊都有不同的風土,根據水質和沙土的差異,生蠔的風味也出現微妙的變化。
生蠔協會品質經理 Duqueyroix:「海鳥島那區風味會偏向苔蘚、蘑菇、枯葉,靠近海口方向的,有一些柑橘、綠色水果、新鮮麵包的滋味。」
在海上等著天色逐漸變亮,再開到其他區域,將另外一部分的生蠔撈起帶回工廠;平均每一袋要換上六次,才能等生蠔長到足夠的大小,這時候已經過了三年,真的是粒粒皆辛苦。
記者 vs. 生蠔協會品質經理:「這個已經可以賣了?對。」
生蠔協會品質經理 Duqueyroix:「在生蠔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我們會換成更大孔隙的網子,這樣牠們可以活動的空間更大,也更能好好進食。」
粗重的體力活兒,經常讓這些工人受傷,這樣大的面積只靠幾個人輪流進行維護採收,從事這份工作需要懷抱非常大的熱情。
根據法國貝類生產者協會會長表示,去年法國生蠔產量下降約20%到30%,已經看到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影響。
生蠔協會品質經理 Duqueyroix:「譬如一場暴風雨就可以影響產卵,也可能是一道水流,其實就是大自然的影響,我們也無法控制,是大自然決定我們每年的收穫。」
不斷升高的水溫,也導致有毒海藻短時間內在海灣大量生長,一旦不小心被人類吃進肚子,可能影響神經與胃腸道,造成麻痺及腹瀉等症狀。
生蠔協會品質經理 Duqueyroix:「我們部分期間關閉,稱為風險期間,大概是從四月到六月底,視情況而定每年時期不同,有時很短,有時比較長。」
為了適應氣候帶來的衝擊,養殖戶和餐廳也必須更格外小心,處理生蠔的鮮度和品質。
生蠔餐廳經理 Virginie:「影響並不大,因為所有來自海灣的生蠔,都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加工,然後才運送到餐廳販賣,所以對我們來說沒有差別,即使在氣候暖化的情況下。」
氣候牽動著阿卡雄灣的生蠔產業鏈,因為夏季變長,到這裡度假享用海味的的顧客增加,加上觀光行銷,持續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饕客。
TVBS記者 李芳恩:「其實阿卡雄養殖70%的生蠔,都被法國人自己吃掉,很少出口,但自從巴黎新的高鐵路線通車以後,吸引很多來自巴黎的旅客,也包括亞洲的觀光客,這款奢華的海味,有望繼續為當地帶來更多的商機。」
TVBS新聞YouTube頻道改版囉! 快點我按讚訂閱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