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美英3學者獲諾貝爾醫學獎 助對抗癌症

記者 李麗珣 報導
發佈時間:2019/10/08 19:56
圖/達志影像路透
圖/達志影像路透

2019年諾貝爾獎揭曉,首先打頭陣公布的是醫學獎,今年由分別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三位學者拿下,他們研究出細胞如何感知含氧量的變化並且做出反應,解開了長久的謎團,而藉由他們的研究,也有助於學術界和醫藥公司,找出對抗貧血或是癌症等疾病的新對策,三人將平分900萬瑞典克朗獎金,將當於台幣三千萬元。

呼吸,是人類維持生命的重要關鍵,而每一口吸入的空氣中、占比大約兩成的氧氣,更是你我生存不可缺少的必須。生物體有一種氧氣感測機制,可以讓細胞在面對氧氣含量較少的環境中,調節生理機能,好比說,居住在高地的人為了平衡氧氣稀薄的狀況,體內會釋出較多的紅血球生成素(EPO),以刺激紅血球的產生;另外,像是我們的免疫系統,甚至是胎兒發育也都與這道機制有關。

 

不過,細胞究竟是如何感知含氧量變化、並且做出反應?這個問題在過去好一段時間裡,其實一直是個問號,直到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三位學者分別解開了謎團,讓他們抱回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委員會秘書 佩爾曼:「卡羅琳學院諾貝爾大會,今天決定將2019年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威廉·凱林、彼得·雷克里夫以及格雷格·塞門薩,以表彰他們對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發現。」

今年的諾貝爾獎,在這一刻拉開序幕,三人將平分900萬瑞典克朗獎金,相當於三千萬台幣。而細究這三位學者的研究,其實不盡相同、卻又環環相扣;首先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塞門薩(Gregg L. Semenza),他在研究中發現了HIF缺氧誘導因子。
 

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塞門薩:「每個細胞在低氧狀態下都會有反應,使得HIF缺氧誘導因子產生,進而增加細胞內氧氣的輸送,或者讓細胞在氧氣較低的狀況下運作。」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觀察到癌細胞內用來抑制腫瘤的VHL基因,表現的狀況與含氧量高低濃度存在關聯。

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凱林:「我們知道某些癌症,特別是腎臟癌,這種癌症在VHL罕病患者上也會發生,而腎臟癌發展途徑也與之相關,(VHL抑癌基因失去功效)癌細胞由這種途徑擴散。」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雷克里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則找出了VHL基因其實會影響HIF缺氧誘導因子,也就是當氧氣充足時,VHL基因會促使HIF缺氧誘導因子被降解;相反地,在缺氧狀態下,VHL基因功能不彰,HIF缺氧誘導因子能穩定表現,進而讓細胞做出應對反應,維持生理機能。

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雷克里夫:「大多數人類的疾病因為低氧而變得更難解,我們稱為缺氧症,包含心臟疾病、貧血等,現在主要的目標,是發生途徑略有不同的癌症。」

醫學研究指出,癌症腫瘤的核心部位大多是缺氧的,因應缺氧環境,癌細胞會誘導身體血管新生的機制;血管新生越多,腫瘤就越惡性,癌細胞也更容易轉移出去。現在藉由這三位學者的研究,不僅讓人們更了解細胞運作,學術界和醫藥公司也能以此研發新的藥物與療法,為對抗貧血和癌症等疾病帶來新的希望。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獨家名人娛樂◢

👉藍心湄:單身是選擇 學會4件事活出精采

👉蔡依林、孔劉等男神、女神單身霸氣金句

👉少女心噴發!此生必看「甜寵劇」片單


◤2024女大粉美賞◢

👉華人美妝奧斯卡賞 即日起免費報名中

👉殿堂級美妝賞 美力爆發,無所畏懼!

👉歡迎各式肌膚保養、美妝、保健品角逐


#諾貝爾醫學獎#諾貝爾獎#醫學#科學#氧氣#癌症#醫藥#含氧量#塞門薩#雷克里夫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54

0.0739

0.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