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政府打詐神隊友!國泰世華銀行獲「阻詐冠軍銀行」,攔阻總金額高達12.8億


發佈時間:2024/05/16 16:03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16 16:16

詐騙案層出不窮,詐騙手法也不斷的在進化,不僅是年長者容易落入詐騙陷阱,近年已有年輕化的趨勢,甚至出現「二次詐騙」剝兩層皮。根據台灣刑事警察局2023年的最新統計,全台共查獲將近三萬八千件的詐騙案,財損金額高達88億!為了防堵詐騙猖獗,政府成立「打詐辦公室」,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165反詐專線」,國泰世華銀行也成立了「反詐騙專案小組」,在重要前線即時攔阻,由政府+銀行聯手打詐,守護民眾荷包安全。
 


根據國泰世華銀行「反詐騙行為大調查」,發現有高達75%的民眾收過詐騙訊息,其中26%收到詐騙簡訊最多,再來是24%社群網站詐騙訊息,更有三成一的民眾真的上當受騙。而現在最新的詐騙手法,竟然還出現了「二次詐騙」,刑事警察局局長周幼偉說明,所謂的「二次詐騙」手法是詐騙集團利用受害人急於想找回被騙款項的心理,假冒律師、駭客、科技公司等身份,在網路刊登廣告,誆稱可協助「找回被騙的錢」引誘受害人上鉤,再以手續費、保證金等名目詐財。

臨櫃詐騙前三名 投資詐騙類型最大宗


 

謹慎「穩賺不賠、高投報」等字眼!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說明,根據國泰世華銀行2023年臨櫃攔阻詐騙案的資料發現,前三名的詐騙類型分別是「詐騙投資」、「親友借貸詐騙」、「愛情詐騙」,而第一名的「詐騙投資」又有逐漸增加且年輕化的趨勢,主要跟民眾現在多擁有數位社群平台,更容易讓詐騙集團接觸到民眾,再加上年輕族群對金融產品認識不足或投資經驗相對少,容易落入陷阱。

社群軟體詐騙多!詐騙被害人年齡逐年降


講到詐騙案,很多人都以為會上當的多是長者,但根據刑事局的調查,第一名是30~39歲,第二名24~29歲,第三名為40~49歲。刑事警察局局長周幼偉說明說明,在台灣24~39歲的詐騙受害人數佔大多數,且發現大多受到假投資、假網路拍賣、假交友等詐騙手法所騙,主要是因為這年齡層的民眾,習慣透過網路購物、交友、投資、查詢資料等,加上網路社群名人推波助瀾,讓社會風氣轉向追逐快速財富自由,使他們更容易落入詐騙陷阱。

銀行前線阻詐!國泰世華銀行成立「反詐騙專案小組」


銀行櫃台是防堵詐騙的重要前線,面對詐騙集團的詐騙手法一直在翻新,國泰世華銀行在2023年成立了跨部門「反詐騙專案小組」,共橫跨14個總行單位,專案成員將近40人,整合了分行的前中後臺資訊,導入科技協助標示出異常的帳戶金流,強化內部資訊溝通即時性與應變彈性。在2023年成功在臨櫃攔阻逾1800件詐騙案件,為民眾守下12.8億元新台幣,更拿下「阻詐冠軍銀行」。

精進第一線行員攔阻應變力


為積極守護客戶資產,國泰世華銀行近年在臨櫃攔阻宣導花費相當大的心力,除了建立全行通報群組「防詐先鋒部隊」,在全台165家分行配置的「防詐先鋒」同仁即時回報各地詐騙攔阻案件樣態,滾動式調整應變對策。還有識詐阻詐研習班,提升第一線行員攔阻應變力,當遇到可疑的狀態時,行員會運用KYC技巧(Know Your Customer認識你的客戶),盡可能提醒顧客可能面臨詐騙的風險。
 

AI大數據助攻 銀行揪出異常帳戶


 
現今網路銀行、信用卡交易普及且方便,但也成為詐騙集團下手的目標。為建立更安全的帳戶及數位服務體驗,並有效打擊詐騙,國泰世華銀行打造了風險偵測平台「國泰盾」,透過大數據分析技術,重新審視詐騙流程中的每個節點與關聯性,發現一旦偵測到某些「連續行為」的發生,即有很高的機率為詐騙集團所為,進而採取防堵措施。目前針對可疑帳戶的鎖控精準度已達9成,異常帳戶捕捉數更大幅提高3倍。

 

最後,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特別要提醒,投資一定要尋求合法的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投信公司才有保障,若遇到邀請加入LINE群、宣稱高額獲利,多是詐騙手法切勿輕信,可以主動找官方網站的聯絡方式,或打165查證消息來源。刑事警察局局長周幼偉也提醒,「假投資」自110年起連3年蟬聯詐欺財產損害金額第一名,只要號稱有「內線交易」、「穩賺不賠」的管道,或是「到府收款」、「別讓銀行員知道」這類訊息就一定是詐騙,若遇到時也不要驚慌,立即撥打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求證。
 
 
#詐騙#打詐#冠軍銀行#國泰世華#投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773

0.0420

0.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