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越來越多人騎自行車,公共自行車也越來越發達,現在有立法委員提案,為了確保騎士安全,將立法強制騎自行車戴安全帽,不過這樣的構想,引起不少自行車騎士的反彈,學者也認為,自行車和機車的特性完全不同,不能混為一談,如果政府和國會真的想建構自行車的安全環境,應該效法荷蘭,創造出自行車的專用路網,只要路權完整不受到汽機車壓迫,不需要戴安全帽就很安全。
馬路旁的自行車租借站,不斷有使用者牽車來還,隨後車子又馬上被借走,更多騎士騎著自己的車趴趴走,但觀察每一個人的頭部,幾乎都沒有戴安全帽。
立法委員黃昭順:「因為我們在很多醫院做過統計,就是說,騎自行車沒有戴安全帽,那頭部受傷以後送到醫院,死亡率是兩倍。」
國會議員引用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的統計數據;國內腳踏車意外事故,2005年只有7213件,2013年卻增加到14874件,8年成長率超過100%,另外腳踏車事故死亡率,也從2005年3.55%增加為2013年的6.74%,成長率也是逼近90%,認為有必要針對騎士制定新法規。
立法委員黃昭順:「最大的阻力,應該是人民不習慣,就跟當時我在推騎機車要戴安全帽是同樣的狀況,因為當時我們在推的時候,也是有很多人認為說,那戴個安全帽頭髮會壓扁啊,或者會流汗,但是流汗總比流血好。」
國會議員立論的根據,來自台灣頭部外傷資料庫,在高達10幾萬筆的大數據發現,騎自行車造成中重度傷害的人,沒有戴安全帽高達20%,有戴安全帽只有2%,所以希望立法強制自行車戴安全帽,但自行車騎士有不同意見。
自行車騎士:「如果是騎大馬路的話,就戴安全帽可能會好一點,可是如果是騎學校裡面的話,就覺得好像不是那麼重要。」
單車旅行家陳忠利:「好不容易我們台灣漸漸有走向綠色運具的這個思維,你強制下去等於提供很大的障礙,讓他回到可能是機車、回到公共汽車。」
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劉麗珠:「全世界只有澳洲強制戴頭盔,2014年我們去澳洲的阿德雷德,參加他們的自行車城市論壇,(澳洲)他們的學者就反對,也有警察說你只要頭上有戴東西就好,你戴水桶我也沒關係,因為那個根本不需要,但是法規規定你一定要啊,所以戴水桶我也沒關係,有戴就好,因為他的警察也覺得這不需要,所以荷蘭他為什麼會是全世界自行車使用率最高的城市,他是有他的道理,他有他的合理性有他的安全性,我把道路設施做安全,我把路權給你規畫安全,你不需要戴頭盔啊,你不會被汽車壓迫到啊。」
學者認為,機車在本質上是動力車輛,而自行車不一樣則是人力為動力,本質上比較接近行人,兩種車輛完全不一樣,不能混為一談,如果政府國會真的希望改善自行車的安全性,應該著手增加自行車的專用道。
台大土木工程系交通組教授張學孔:「以台北市來講是柯市長,然後以高雄市來講是陳市長,都已經明確地宣布,超過40公里以上的道路就要闢設專有的自行車車道,那這個是非常正確的做法,也就是完善自行車專有的車道並形成路網,這才是根本保障自行車,提供好的自行車慢行交通環境的基本做法,這些所謂自行車使用非常大量的國家,他們除了剛剛講的基礎設施的完備之外,其實他在交通安全、自行車的交通安全、自行車的禮儀跟行人間的互動,然後機動車輛跟自行車的互動,都有很好的教育宣導。」
國會議員拋出自行車強制戴安全帽,掀起學者車友的討論,但這項法案其實還要經過公聽會,一連串程序,這段期間還可以慢慢尋找共識。
下載TVBS新聞APP,抽1萬元電子禮券! 活動詳情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