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電影特效公司,其實在國際間有不錯的口碑,只是一直沒有很好的市場環境,得以支撐電影特效需要的高額預算,08年國片起飛之後,票房明顯上昇,燃起電影人的希望,之後李安來台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其中活靈活現的老虎以及造浪池,讓台灣觀摩到高超後製技術,引發話題,而今年,不只蔡岳勳利用大量的動畫特效,拍出令人眼睛一亮的痞子英雄,導演李崗,也同樣運用完全MIT的動畫技術,完成了想飛這部新片,無疑的,國片中呈現的特效越來越進步。
台灣國片欣欣向榮,拍攝題材類型多元,除了說故事的技巧越見成熟,也看到國片導演發揮創意勇於嘗試。
電影想飛以空軍飛官的故事,談熱血與夢想,國防部支援拍攝,考量安全性和畫面感,導演李崗選擇用後製特效,克服拍攝上的困難,完成飛官練習以及翱翔天際的關鍵畫面。
導演李崗:「這部電影對我們所有的人來講,無論音樂美術攝影編劇、表演、音效,任何東西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實拍地面上的東西,也有的外面是做的,是我們在棚內拍的,有的是有那個GOPRO,那種的有外面拍裡面拍的東西去做的也有,我們不會飛啊,演員誰能飛,就也有專業他們空軍,就是有放一些攝影機在上面,因為空軍好萊塢也有拍空鏡的東西,飛機飛過去,你那麼快速度的東西真的我們沒有know how跟技術去做那個,那個還真的不如動畫來的拍得漂亮穩定。」
兔將特效導演:「想飛這部片就是特效大片,那也算是台灣算是在特效投資上蠻大的一部片,他全部都是由本土製作的,裡面所用的飛機在空中所有的畫面,都是由我們自己親手打造,在這之前台灣的所有團隊幾乎沒有人做過這件事,接到這個案子的時候,也就是去學習,模擬國外的技術,然後我們在自己研發精進,然後打造出觀眾想要看到的效果,導演想要呈現的給觀眾看的效果。」
過去的國片市場規模小,票房數字難以回收成本,在經費的考量下,導演們捨棄昂貴的特效預算,鏡頭運用相對單純,直到2008年,賣座大片海角七號的出現,國片市場看到曙光。
TVBS資深娛樂記者丁學民:「08年海角七號的成功帶動國片起飛,多元題材的拍攝,也拉抬了後製技術的成長。」
為了呈現劇本中的時代背景,一場碼頭送別的重頭戲,導演魏德聖利用動畫特效還原日據時期,海岸邊的氛圍景象。
大腕執行長林哲民vs.記者:「這個模型很特別,還原了那個年代的高沙丸,所以有用到的是像當時的那一場戲,上面有很多的乘客有些部分是虛擬上去的嗎?對對,只要是鏡頭很遠的航向大海的,就真的全部都是效果的,如果是比較近的就是用實體模型,然後魏導在棚內也有搭了一個真實的半截特效下去做,上面還做了很多CG人。」
動畫特效幫助導演更能天馬行空的多元創作,電影艋舺一場在萬華街道中,拿著刀追逐打鬥的戲碼,為了降低拍攝時的危險,演員手上的刀是靠後製動畫加上去的,賽德克巴萊除了在林口實體搭建霧社街場景之外,同樣利用動畫特效,增添時代感以及戰爭場景的緊張情緒。除了場景畫面之外,賽德克巴萊中森林野鹿以及獵人獵捕山豬的鏡頭,也都是找來真人模擬動作,配合特效動畫製作而成,可說是2012年台灣特效電影代表。
而電影總舖師則是利用動畫,完成導演陳玉勳漫畫式的想像,增添喜劇電影的戲劇張力。以嘉農棒球隊為故事題材的電影KANO片長三個小時,就有2200個特效鏡頭,比當初拍賽德克巴萊1800個還要多。
導演馬志翔:「如果要呈現當時的時代氛圍,如果要表現那麼多的大場面的戲劇,必須還是要靠現實實際的部分,跟虛擬的部分結合。
2014 KANO用特效呈現出日據時代,嘉農棒球隊在日本甲子園打出的榮耀,痞子英雄續集以媲美好萊塢的爆破特效以及武打動作,拍出台灣電影的新類型,想飛則是以特效技術,勾勒出空軍飛官遨遊天際的熱血夢想,在亞洲各國極力發展娛樂產業的趨勢下,好萊塢也同樣將市場朝向東方移轉,韓國、日本、泰國各以類型片,磨刀練兵,台灣電影人在逐步找回觀眾票房之後,也意識到後製技術的重要,開始努力接起台灣電影的產業鏈。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