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觀點/經濟衰退、人才出走 香港越內地化就越孤島化

作者 黃清龍
發佈時間:2024/02/05 14:10
最後更新時間:2024/02/05 14:10
香港經濟低迷,港股表現慘淡。(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香港經濟低迷,港股表現慘淡。(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中國大陸與香港1月29日起可互相執行法院有關民商事案件的裁決,包括部分智慧財產權以及侵權案的裁決。美國之音引述專家分析,中港兩地民商事裁決互認安排,會令港商以及外國投資者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憂慮大陸的司法體系「有人治沒有法治」,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導致資金撤離。
 

然而這只是香港走向內地化的最新一步。最近香港政府又開展基本法23條國安立法諮詢,其中新設罪名「境外干預罪」、「叛亂罪」、「竊取國家秘密罪」等,讓香港越來越向中國看齊。中港兩地原有的體制差異不斷消失,當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香港經濟的衰頹。

以股市為例,中港股市去年表現慘淡,在全球主要股市排名分居倒數一、二。進入2024年仍未見起色,1月的表現又在全球包尾。即使北京中央出動國家隊救市,接力推出振市措施,結果卻事與願違,滬指及恒指迄今皆挫逾百分之8。

股市是經濟表現的顯影劑,香港股市悽慘,樓價也不斷下跌,跟著就是負資產案例激增,去年第4季負資產個案超過2萬5千件,比前一季上升1.3倍,創19年新高。股市與樓市為香港兩大支柱,雙市萎靡,顯現香港經濟惡劣程度,面臨空前未有的的危機。
 

有「國師」之稱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近日在一項研討會上指出,香港本來是深度嵌入區域、嵌入國際的,但現在卻出現「孤島化的趨勢」。

鄭永年分析,香港孤島化的原因,除了過去幾年的政治動盪之外,還有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對香港的圍堵,以及來自區域的競爭,將香港的金融人才和法律人才挖走。他坦言香港的未來形勢還要更嚴峻。

「國師」示警之外,被稱為「港師」的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王于漸接受傳媒訪問時亦指出,香港正面臨存在危機,金融、旅遊等支柱產業未走出寒冬,當局雖積極推動中央定下的八大中心策略或發展創科中心,但這些只是「口號」,沒有內容。

香港曾是活躍的國際金融中心,與紐約、倫敦併稱為「紐倫港」。但自2019年港版國安法施行後,移民加劇、外資撤退,加上3年疫情的摧殘,近年當局雖自稱「撥亂反正」後,很快可以「由治及興」,實際上卻是各項指標都大幅褪色,乃至被謔稱已成國際金融廢墟。

香港的退化與中國大陸息息相關。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日前表示,中國經濟規模可能永遠不會超過美國,長期以來中國將取而代之的預言不可能實現。因為在中國陷入困境的同時,美國擁有疫後最強勁的經濟復甦,而且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通膨最低的國家之一。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美國目前GDP總值約為28兆美元,而中國約為18.5兆美元,去年美國名目經濟成長率達到6.3%,超過中國4.6%的名目成長率。

相對於美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經濟卻陷入通貨緊縮,股市長期低迷,消費者信心減弱,成長放緩,人口萎縮。最主要差異是美國經濟具有先天的韌性,且資訊透明,中國經濟則受到結構性因素影響,還有國安法、反間諜法壟罩,造成外資和民企對政府政策失去信心。
 

最近有日本媒體懷疑中國政府造假經濟數據,利用對 GDP 有較大影響力的不動產投資、淨出口額以及居民消費三項數據進行推估,中國去年真實GDP成長率應為負的3.2% ,與政府公布的成長5.2%有相當大的差別。

中國大陸經濟壞,香港經濟就不可能好,這是香港走向「內地化」後的必然結果。反過來說,當香港變成只是中國轄下一個普通城市,從鄭永年的敘述角度來說就是走向孤島化趨勢,中國的經濟也會變得更壞。香港一直充當中國內地對外的金融和經貿橋樑,也是外商通往中國的門檻。一旦香港失去這樣的功能,中國也就失去一個可靠的活水來源,並拖累香港經濟表現。

著名美籍華裔經濟學家黃亞生曾以「經濟南韓化、政治北韓化」,指出中國模式難以持續的矛盾。中國政治越來越北韓化不假,於此同時中國經濟想要南韓化,就不能沒有香港作為國際橋梁。但當香港政治越來越內地化之後,不只香港本身不可避免走向孤島化,中國經濟離南韓化也會越來越遠。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黃清龍專欄

#香港#中國大陸#港股#香港國安法#香港經濟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黃清龍

獨立媒體人,現任信民兩岸協會理事長﹑POP撞新聞主持人。曾在聯合報﹑首都早報﹑自立晚報﹑自立早報﹑中時晚報﹑中國時報及旺報等不同媒體任職,從助理記者到總編輯﹑社長﹑發行人。對台灣藍綠有深切體會,對兩岸問題有第一手接觸,對美中關係長期關注,希望以博腦佛心(Profession)為台灣公共輿論盡一分力。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93

0.0721

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