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被稱為中國大陸景氣指標的「雙11購物節」結束了,雖然電商巨頭強打折扣戰,不過對照往年榮景,今年的業績恐怕冷清許多。由於經濟疲軟,許多消費者轉為理性消費,除非真的需要才會下手,而且寧願買便宜一點的國貨,也不想花大錢買舶來品。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文化自信實際上是持續拉升了,今年那個國貨的消費熱潮,TOP100的品牌當中,也超過了70%是我們的國產品牌。」
低價、折扣、高CP值,消費降級降溫,改買國貨是今年雙11主旋律,不少實體百貨為了搶客源,雙11不僅提早開跑,折扣下殺幅度甚至超越電商,看看上海這處商場,人潮排到看不見盡頭。
實體店面祭出破盤價吸客,搶吃電商大餅,但即使業績開紅盤,利潤也恐怕大幅萎縮,大陸民眾變得精打細算,另一大主因,還是歷年來虛假優惠、價格詐欺等問題層出不窮,加上各種購物節,疲勞轟炸,消費者也開始感到厭煩。
民眾:「而且後面還有雙12,然後明年有618,活動一個接一個,如果不是剛需的話,沒有必要費那麼大精力。」
對岸民眾消費趨於縮手,讓中國大陸時隔2個月後,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再度呈現負增長,年減0.2%,通縮疑慮再度升溫。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