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大陸之行獲得隆重接待,不但層級高到政治局常委,會面地點也提升到釣魚台國賓館。國台辦還罕見地解除「禁酒令」,要求出席的官員一律不能開車,要和台商放開暢飲,並交代日後與重要台灣客人可以恢復喝茅台酒。
 
與此同時,包括國台辦系統、台聯、台盟等部門都開始主動出擊,積極辦理各項交流活動。北京一名資深涉台官員透露:「我們現在被要求,要多找台商、台青吃飯,探詢需求和問題,更要協助解決」。
這些帶著濃厚中國官場儀式感的接待與應對規格,被媒體解讀為北京對台政策的風向已在悄悄改變,開始要以和風細雨的統戰攻勢,執行所謂「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以「牢牢掌握住對台工作的主動權。」
促使北京對台策略轉向,一方面是三年清零造成經濟困頓,亟需外資挹注,但美中持續對峙、「天下圍中」之勢更加嚴峻,因此希望在兩岸關係上尋求突破;另者是去年底九合一選舉綠營大敗,讓中共再次嗅到進擊的機會,一如2018年選後的局面。
 不同的是,上回習近平急著拋出所謂「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卻因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反向「助攻」蔡英文高票連任而挫敗。這回中共肯定不會再重蹈覆轍,因此,就有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在接任政協主席前,就出面會見夏立言這樣的「出格」安排。
王滬寧是唯一學者出身的政治局常委,他曾在復旦大學任教國際政治,被視為中共意識形態的國師。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及習近平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論述,據信都是出自他的手筆。甚至中共通過「第三份歷史文件」,讓習近平取得第三個任期,王滬寧也是核心人物。
去年10月中共召開20大前,7席政治局常委中李克強、汪洋與王滬寧都是67歲,依據「七上八下」的不成文慣例還無需走人,經20大人事改組,這3人卻只有王滬寧留下來。代表習近平仍意圖尋求第4任,並要王「肩負為兩岸統一奠定基礎的重任」,由他擘畫取代「一國兩制」的「兩岸統一新論述」。
香港一國兩制方案,原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倡議,更是中共對台和平統一的重要方略。不過經香港反送中運動及港版國安法施行後,台灣民意驟變,顯然一國兩制再也行不通,習近平亦心知肚明,索性捨棄鄧時代延續至今的一國兩制方案,擬提出新的論述取代一國兩制,以此對台施壓。外界認為,新論述將成為衡量對台統戰進展的指標。
因此,這次王滬寧會見夏立言,除了觀察它的儀式性意義,還應關注他所傳達的政策意涵。王滬寧講話重點包括;強調「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還提到歡迎和支持更多台灣同胞參與到「中國式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進程中。其中最值得深入探究的,就是所謂的「中國式現代化」與台灣的關係。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共20大後才出現的名詞,根據官方說法,其與過去熟知的西方式現代化最大的不同在於,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化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 中國現代化則是一個「並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疊加發展。進而得出「中國式現代化」的特點,就是堅持「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藉此向世界展示了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意味中國打破了只有西方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的迷思。
 「中國式現代化」成為中共對台統戰的新訴求,但其實不脫六年前習近平提出「習五條」的內涵,當年他倡議兩岸進行「民主協商」,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時即已有跡可循。根據大陸方面釋出的訊息,「習五條」的核心目標之一是調整兩岸政治談判的「邏輯架構」,其中居上位者,是將台灣前途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聯繫起來,最終達成兩岸統一的制度性安排。
這很明顯是以民族主義來包裝「一國兩制」設計,但台灣是個民主多元社會,對於兩岸終局安排,台灣不論藍綠,大抵還有兩條共識底線存在,其一是中華民國國家主權的維繫,其二是台灣民主體制的延續。
關於前者,雖然陸方稱「只要是支持統一,包括中華民國在內的一切問題,都可以談」,但由於對岸一貫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兩岸協商時能否突破,既要看對岸的誠意,更重要的是台方代表能否堅持並提出基本主張,不管是「一中三憲」、「大屋頂理論」,還是「中華邦聯」,就是不能接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中華民國,更不用說香港模式了。
關於後者,過去陸方提出「保障存量、擴大增量」構想,存量就是「習五條」中諸如保障台胞財產、台灣制度不變等;增量則是台灣可以透過研討與談判要求的。乍看誠意十足,但考量到陸方刻意避開政府對政府的溝通管道,如何避免「民間代表」被個別分化,反而讓台灣社會不放心不安心,台方代表應當要求,兩岸協商達成的非官方共識(統一方案),最終必須交由台灣全民公投同意才行。
有了這兩條底線為基礎,兩岸政治談判才有進展的可能。至於所謂「中國式現代化」,其實早已在台灣獲得實現。今天台灣經濟高度發展,民主多元日益深化,人權獲得充分保障,中共要追求中國的現代化,只需學習台灣經驗即可,何必非要搞一個有別於西方的「中國式現代化」來自欺欺人呢?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大陸之行獲得隆重接待,不但層級高到政治局常委,會面地點也提升到釣魚台國賓館。國台辦還罕見地解除「禁酒令」,要求出席的官員一律不能開車,要和台商放開暢飲,並交代日後與重要台灣客人可以恢復喝茅台酒。
與此同時,包括國台辦系統、台聯、台盟等部門都開始主動出擊,積極辦理各項交流活動。北京一名資深涉台官員透露:「我們現在被要求,要多找台商、台青吃飯,探詢需求和問題,更要協助解決」。
這些帶著濃厚中國官場儀式感的接待與應對規格,被媒體解讀為北京對台政策的風向已在悄悄改變,開始要以和風細雨的統戰攻勢,執行所謂「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以「牢牢掌握住對台工作的主動權。」
促使北京對台策略轉向,一方面是三年清零造成經濟困頓,亟需外資挹注,但美中持續對峙、「天下圍中」之勢更加嚴峻,因此希望在兩岸關係上尋求突破;另者是去年底九合一選舉綠營大敗,讓中共再次嗅到進擊的機會,一如2018年選後的局面。
王滬寧是唯一學者出身的政治局常委,他曾在復旦大學任教國際政治,被視為中共意識形態的國師。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及習近平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論述,據信都是出自他的手筆。甚至中共通過「第三份歷史文件」,讓習近平取得第三個任期,王滬寧也是核心人物。
去年10月中共召開20大前,7席政治局常委中李克強、汪洋與王滬寧都是67歲,依據「七上八下」的不成文慣例還無需走人,經20大人事改組,這3人卻只有王滬寧留下來。代表習近平仍意圖尋求第4任,並要王「肩負為兩岸統一奠定基礎的重任」,由他擘畫取代「一國兩制」的「兩岸統一新論述」。
香港一國兩制方案,原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倡議,更是中共對台和平統一的重要方略。不過經香港反送中運動及港版國安法施行後,台灣民意驟變,顯然一國兩制再也行不通,習近平亦心知肚明,索性捨棄鄧時代延續至今的一國兩制方案,擬提出新的論述取代一國兩制,以此對台施壓。外界認為,新論述將成為衡量對台統戰進展的指標。
因此,這次王滬寧會見夏立言,除了觀察它的儀式性意義,還應關注他所傳達的政策意涵。王滬寧講話重點包括;強調「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還提到歡迎和支持更多台灣同胞參與到「中國式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進程中。其中最值得深入探究的,就是所謂的「中國式現代化」與台灣的關係。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共20大後才出現的名詞,根據官方說法,其與過去熟知的西方式現代化最大的不同在於,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化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 中國現代化則是一個「並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疊加發展。進而得出「中國式現代化」的特點,就是堅持「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藉此向世界展示了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意味中國打破了只有西方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的迷思。
這很明顯是以民族主義來包裝「一國兩制」設計,但台灣是個民主多元社會,對於兩岸終局安排,台灣不論藍綠,大抵還有兩條共識底線存在,其一是中華民國國家主權的維繫,其二是台灣民主體制的延續。
關於前者,雖然陸方稱「只要是支持統一,包括中華民國在內的一切問題,都可以談」,但由於對岸一貫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兩岸協商時能否突破,既要看對岸的誠意,更重要的是台方代表能否堅持並提出基本主張,不管是「一中三憲」、「大屋頂理論」,還是「中華邦聯」,就是不能接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中華民國,更不用說香港模式了。
關於後者,過去陸方提出「保障存量、擴大增量」構想,存量就是「習五條」中諸如保障台胞財產、台灣制度不變等;增量則是台灣可以透過研討與談判要求的。乍看誠意十足,但考量到陸方刻意避開政府對政府的溝通管道,如何避免「民間代表」被個別分化,反而讓台灣社會不放心不安心,台方代表應當要求,兩岸協商達成的非官方共識(統一方案),最終必須交由台灣全民公投同意才行。
有了這兩條底線為基礎,兩岸政治談判才有進展的可能。至於所謂「中國式現代化」,其實早已在台灣獲得實現。今天台灣經濟高度發展,民主多元日益深化,人權獲得充分保障,中共要追求中國的現代化,只需學習台灣經驗即可,何必非要搞一個有別於西方的「中國式現代化」來自欺欺人呢?
◤2024年末運勢解析◢